台湾碳权交易所总经理 田建中 打造国际级碳权交易平台

图/颜谦隆

田建中 小档案

碳交所于去年8月7日成立后,面对各行各业拚减碳,碳交所总经理田建中指出,碳交所肩负政策任务,首要是打造国际级碳权交易平台,并提供企业足够且优质的商品及资讯,以符合供应链碳中和要求,让国内企业能与国际接轨。因为还在起步阶段,两三年内不会开放转售,以免购买过量,挤压到企业真正的碳权需求。

外界期待台湾碳交易市场能有碳权的买卖流动,创造更多价值,间接刺激减碳技术的研发提升,对此,田建中强调,碳交所本以政策出发,主要在协助辅导企业与国际接轨,符合供应链的需求;基本设定就是「去冰、无糖」,不愿让碳权炒热为金融商品。

基于碳交所「基本设定」,在目前刚起步的阶段,碳交所除了要「站稳」的脚步,也要确立发展的「定位」,首要专注在国际知识业务的拓展,将持续扩大与国际上永续和减碳相关组织的交流、充实碳权商品的上架种类,并与国内大学及相关学术机构合作、结合资源,以满足国内企业的期待。

也就是说,国际碳权交易平台是为了解决企业买不到咖啡(碳权)的问题,因此,碳交所去国际上寻找供应商,并筛选优质的咖啡(商品)提供购买;但,企业不能再转售。有关碳交易是否能开放买卖,田建中坦言,前提须等待所有企业都买到足够的碳权才有可能实现,而实际上,恐怕在短期内、至少一两年内不太可能。

田建中解释,当碳权可以卖出,就代表可以有「获利」空间,但碳交所贩售的碳权商品都没有赚取差价,让企业可以以最合理的成本取得;一旦机制尚未成熟,就开放法人可以转手卖出,恐会出现企业买入高于自身需求的碳权量,擡高价格再卖出获利,此举将会挤压其他业者真正的减碳需求,再次出现有需求者买不到碳权的情况,或是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碳交所是依循国家减碳政策而成立,由证交所出资60%、国发基金投资40%成立,田建中坦言,除了有政策责任,满足企业需求及国内人才布建之外,其实,也因为从「证交所」出身的背景,碳交所在多数时候都会尽量从产业的立场出发,像是提供免开户费用等服务,尽力满足业者在国际减碳压力下的所需所求。

在减碳成本方面,田建中指出,台湾的绿电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偏高,以目前绿电凭证的价格来衡量,减一吨的碳,成本花费高达160至170美元,RE100倡议对台湾企业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对此,现阶段企业应审慎规划自身减碳路径,也可朝较易执行之相关永续标准进行,例如,企业可参考ISO14068-1碳中和标准等。

田建中说,ISO14068-1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允许企业于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采用碳权抵换的方式做为减碳计划的缓冲,提升碳中和目标的可达成性,也有助提升客户认同及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