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廢氣存地底!挪威打造碳排封儲場 相中北海可成「中央存儲地」

碳排放示意图。美联社

挪威政府希望向世界展示将碳排废气注入海床下并储存地底的可行性,主张北海可能很快会成为欧洲各地高污染产业的碳排「中央存储地」。

美国财经新闻网CNBC报导,离岸的碳捕捉与封存(CCS)系指各类从高排放活动捕捉碳、再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运输到储存地点并永久封存海床下的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长期以来都把CCS技术视为对抗气候变迁的有效工具,而越来越多容易造成污染的产业也将离岸碳封存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方式。

然而批评人士警告,将二氧化碳永久储存海床下恐有长期风险。环保倡议者认为,这项科技代表「对海洋的新威胁,还会移转人们对气候变迁实际动向的注意力」。

挪威能源部长阿斯兰德(Terje Aasland)对挪威这项离岸CCS的「长船」(Longship)计划的前景充满信心,称这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大规模碳捕捉与封存价值链。

● 打造北海成为欧洲的储碳池

阿斯兰德透过视讯会议说:「我认为它能向世界证明,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他意指位于沿海小镇布列维克(Brevik)的「长船」CCS设施。

他还说:「我认为能永久安全储存二氧化碳的北海,可能会成为一些产业、国家和欧洲的中央存储地。」

挪威计划分两阶段发展斥资26亿美元(约新台币821亿元)的「长船」计划。第一阶段最快可能明年开始,预计25年营运期间内让二氧化碳储存能力达到每年150万公吨,第二阶段则预计将储存量扩充至500万公吨。

但环保人士指出,即使第二阶段计划大幅增加海床下的碳储存量,「仍然只是杯水车薪」。据估计,注入的碳量不到2021年欧洲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碳排的0.1%。

北极光合资公司(Northern Lights Joint Venture)是「长船」计划的一项关键。这间合资企业由挪威国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Equinor、英国壳牌(Shell)和法国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携手成立,将管理「长船」计划的运输和储存环节。

北极光总经理杰考布森(BØrre Jacobsen)表示,北海是个典型「巨大盆地」,拥有很大存储潜力,离岸CCS一大优势为存储地点不会有人居住。

● 碳捕捉与管理 挪威行之有年

挪威在碳管理方面已行之有年,近30年来在天然气田建置碳捕捉系统,并将捕获的二氧化碳注入挪威大陆棚海底地层。

分别自1996、2008年开始的Sleipner和SnØhvit碳管理计划经常被视为碳捕捉技术可行的证明。这些设施从天然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它们压缩后再利用管线重新注入地底。

然而,Sleipner和SnØhvit计划刚起步时都遇到一些问题,包括碳注入过程会发生中断。

美国智库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在去年一份研究报告指这些问题「使可靠的地下碳储存概念受到质疑,另人怀疑长时间下的技术和财务可行性」,不是值得效仿和推广的成功模式。

● 离岸CCS风险

总部位于华府的非营利组织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去年底发布一份报告发现,离岸CCS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截至2023年中,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政府已宣布建造50多个新的离岸CCS计划。

如果这些专案按计划建设并营运,每年注入海底的二氧化碳量将增加200倍。

然而国际环境法中心气候和能源部门主任芮希(Nikki Reisch)对挪威的提议提出质疑,她说:「挪威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诠释,似乎是一面以化石燃料制造问题,一面又用CCS解决问题。」

「但如细看这些计划,就会发现他们面临严重的技术问题,二氧化碳总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虽然目前没有任何泄漏的报告,但没人能确保在不同地点,这些不可预测的封储二氧化碳不会导致不透水的岩层破裂,或注入的二氧化碳又跑回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