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抓山道猴子改車噪音 9月加重取締手段

桃园市环保局拟将全市全时段画入噪音管制区规范,机车排气管如果不是原厂,又无环境部认证编号或环保局检验标章,将直接认定是使用非法排气管开罚。记者陈俊智/摄影

「山道猴子」短片掀改装车话题,除了交通乱象,也凸显噪音扰民。桃园市环保局遏止改装车噪音,继6月实施静桃专案后,拟加重打击力道,将全市全时段画为噪音管制区,只要改装车使用非原厂、未经环境部认证或环保局检验合格的排气管,一旦查获就直接开罚3千元,累犯最高可处3万元罚金。

桃园市环保局指出,目前静桃专案稽查改装车噪音是以噪音管制法第13条作为法源依据,被检举的车辆须于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复检车辆噪音是否符合管制标准,不符合可处1800元到3600元罚金,而未来依噪音管制法第8条设定范围与时间后,管制区内未使用原厂、环境部认证或环保局检验合格的排气管就属行为违规,可处3千元到3万元罚金。

简单来说,目前取缔办法是针对车辆规格是否合乎标准开罚,属于「标准罚」,新办法是针对改装者于管制区使用非法排气管的行为开罚,属于「行为罚」,2个办法的法源依据不同,所以罚则不同,目前规划的管制范围和时间为全市全时段,行政流程已进入「预公告」,「预公告」到29日为止,期间将搜集各方意见,截止后将汇整送环境部核定。

不过,环保局也表示,新办法主要是针对改装机车,改装汽车因中央尚无认证标准,且排气管位于车辆底盘、末端有装饰管或保险杆包覆,裸露程度不如机车,一般道路拦查时难辨是否违法改装,所以汽车还是沿用「标准罚」,「行为罚」的执行难点有待进一步讨论克服。

桃园市议员许家睿表示,过去改装车噪音问题难解的原因在于「执法量能不足」和「认定困难」,市府适时调整取缔办法,从认定改装方面下手,作法值得肯定,不过警方和环保稽查人员未增加,执法量能不足问题未解,成效有待观察。另外,针对汽车难以「行为罚」取缔部分,除了靠中央修法,市府也该设法增加科技执法提高执法量能,唯有双管齐下,问题才有办法彻底解决。

桃园市议员余信宪认为,从行为人的使用情况判断违法与否确实能遏止部分改装行为,但并非所有改装都有噪音问题,也并非原厂车辆就没有噪音问题,市府仍应将重点摆在噪音有没有超标。

桃园市环保局拟将全市全时段画入噪音管制区规范,机车排气管如果不是原厂,又无环境部认证编号或环保局检验标章,将直接认定是使用非法排气管开罚。记者陈俊智/摄影

桃园市环保局拟将全市全时段画入噪音管制区规范,机车排气管如果不是原厂,又无环境部认证编号或环保局检验标章,将直接认定是使用非法排气管开罚。记者陈俊智/摄影

桃园市环保局拟将全市全时段画入噪音管制区规范,机车排气管如果不是原厂,又无环境部认证编号或环保局检验标章,将直接认定是使用非法排气管开罚。记者陈俊智/摄影

桃园市环保局拟将全市全时段画入噪音管制区规范,机车排气管如果不是原厂,又无环境部认证编号或环保局检验标章,将直接认定是使用非法排气管开罚。记者陈俊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