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硬体建设 妥善处理废水
观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工程
针对污水管线及污水处理厂更新,经济部工业局配合马总统爱台12建设,自99年起迄今已投入41亿元经费,办理23处老旧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率先符合环保署105年放流水标准,并进行28处工业区污水管线汰换130公里,工业局预计再投入2.8亿元,进行观音、大园、新竹、斗六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工程,预计104年可将工业局所辖全数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功能提升至符合环保署105年放流水标准。
另工业局已于12处工业区雨水下水道设置69座闸门,如发现异常情形可即时进行截流回抽,将来拟配合水质监测系统扩大设置,加强管制与应变能力。
未设污水处理厂者
加强管理
台湾早期开发的工业区,多属农村加工型低污染之产业,且依当时法令未规定设置污水处理厂,但因为时代变迁,部分厂商纷纷转型,其废水水质亦逐渐改变。
大园一期工业区为时代变迁改变最明显的例子,该工业区为省住都局于民国67年规划设置,并未设有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且区内尚设有一电镀专区,若厂商恶意不适当处理而直接排放,将对环境生态造成伤害。
对此,经济部工业局对于未设污水处理之工业区,除加强与环保局之横向连系外,将逐步执行以下精进方案,包括:
1.建立监测系统即时掌握水质状况:对于工业区之雨水下水道,或厂商放流口等位置加装水质水量连续监测及监视系统,并将相关数据连线传输至工业局主机,进行24小时全面性监控。
2.纳入公共下水道妥善处理:如该工业区位于或邻近都市计划区,基于政府资源共享原则,工业局将积极与相关单位协商纳入都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已有林口工三工业区纳入龟山水资源回收中心之实例,现正进行洽谈的有林口工二工业区废水纳入林口水资源回收中心,以及竹山工业区废水纳入竹山都市计划区下水道系统。
3.辅导厂商设置共同污染防治设施:为提升环境品质,工业局将于使用者付费之前提下,辅导工业区内工厂设置工业区污水处理厂。
协助区外工厂
合法进驻工业区
为解决彰化地区金属表面处理业废水处理问题,经济部工业局刻正办理彰滨工业区金属专区二期A区开发工程计14.5公顷,可提供69家厂商设厂,预计105年1月可开始提供厂商进驻,届时原排放于区外2,500吨/日之废水可转移至工业区内妥善处理;因A区供不应求,工业局已规划于今(103)年底再提供金属专区二期B区(约11公顷)土地办理预登记公告。
另外,因工业区内厂商发展变迁与产业节水技术之进步,部分工业区如台中、民雄、斗六、官田、内埔等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尚有余裕量,工业局也利用该余裕量协助区外有需求之社区或机关处理污水,提高国家整体污水妥善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