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軍援能防止戰爭爆發?
十月一日即将卸任的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表示,因为担心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升高,北约不愿在俄国发动全面入侵前提供基辅所要求的武器;但「既然我们现在可以军援乌克兰,那么我们本可以透过军援防止战争爆发」,这应是他离任前最后感想之一。但讲得有没道理?而乌克兰的情况常被类比于台湾,他的话也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乌克兰的军事建设与北约的军援,最迟在俄乌战争全面爆发七年前就已积极进行。乌国军费从二○一五年到二○二○年,几乎是两倍成长,最后约占该国GDP的四%;同时也获得北约的大力支持,包括经援、国安领域改革以及多项防卫合作协议。
美国最早以地方名义投入安全合作计划。从一九九三年起,乌克兰就已成为美国「州伙伴计划」会员,由加州国民兵与乌军展开定期交流合作。据纽约时报报导,从欧巴马时期,美就在武装和训练乌军;二○一五年中情局启动援乌特战部队训练计划;二○一六年北约协训并装备乌军特种部队二千人;二○一九年乌军成立特战部队中心,这是第一个获得北约认证的非北约单位,能在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架构下参与部署,此后乌军参与多项西方军事演习。
俄乌战争爆发半年前,美乌还共同主导一项军演,有来自北约的十一个国家参与;美军甚至提早部署至乌克兰,先行对乌军进行训练。这样的合作姿态当然是为吓阻俄罗斯侵略,但很明显没有用。
其次,北约各国自相矛盾的态度也让人看破手脚。以美国为例,为怕被乌拖下水,自俄全面侵乌以来,就持续对乌军作战方式进行「微观管理」,多次拒绝提供乌迫切需要的武器,并限制对乌的军援以及运用方式,往往数月后才立场松动。
最近的例子是,美国曾坚决不让乌使用美制武器攻击俄境内目标。如今虽然解禁,但仅限特定地区,也还是不允许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等远程打击武器。本月美国国务卿和英国外交大臣一同前往基辅访问,看来可能解除此项限制,但这似乎与英国先宣布类似政策更有关。
如此绑手绑脚,就算不让人联想起美国在国共内战时期为迫国府坐上谈判桌,限制使用美援武器,也该担忧在当代瞬息万变的军事环境里,国际援助的不足恃。从北约国家早就开始军援,战争却仍爆发来看,如果北约提早援乌,那也只是使战争更早爆发而已。
由乌克兰所受待遇与北约秘书长言论反思台海,乌克兰已经打得这么惨了,乌与北约间的合作又远比美台合作更紧密,北约秘书长却只是想透过「军援」防止战争爆发,意思很清楚是不会帮忙打仗。此外,史氏又指出「要结束这场战争,必须在某个阶段再次与俄罗斯对话,但这必须基于乌克兰的实力」;这至少暗示台海若真无法避免打仗,赖政府除了要拖长备战时间外,刚提出的二○二五年政府总预算案,国防支出「仅」占GDP约二点四五%,恐怕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