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装甲车事件考验新加坡
接着,英国BBC于11月24日报导,一艘从台湾高雄开往新加坡的集装箱轮停靠香港葵涌货柜码头期间被查出载有装甲车,据相关消息指称,由于香港海关接获厦门通报,遭海关以涉嫌走私军火为由扣押,而后证明9辆装甲车皆是来自新加坡军方所拥有的AV-81运兵装甲车。
接着,在大陆的网站上开始陆续出现各种「中国正在修理新加坡在南海问题的不当表态」的相关言论。甚至在凤凰网上出现早先批评「新加坡对中国做了非常多缺德事」、「南海水深,新加坡不要挑事」等相关言论。
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自1978年邓小平访星之后逐步建立,中国更确立了「向新加坡学习」的方向。事实上从整个经济到政治制度乃至于大批年轻的中国学生在国中阶段受双方政府的补助被送来新加坡求学,甚至大批市长、官员的培训,中国的崛起完全脱离不了新加坡的影子,新加坡甚至可以说就是中国大陆的市场经济体制先行者、民主制度探路者;新加坡更是中国与东协国家的引路人。
而新加坡对于中国的经济更是到依赖的程度,新加坡与中国政府携手投资了3个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其中重庆项目更在新加坡三大行的协助下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跨境融资;另外,基于政治体制的相似性,中新两边执政党更是相互学习与观摩。
再观察新加坡与美国的关系,且不说欧巴马曾说新加坡与美国「拥有绝佳的关系」,李光耀对美国的亚太政策更是具关键影响力,举凡是「亚太再平衡」乃至于「南海议题」,皆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影子;而美军军舰军机驻扎在新加坡的种种就更不必提了,甚至大陆网民以「美帝带路党」来形容新加坡。
这个看起来两边讨好的背后逻辑到底是什么?新加坡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唯有让所有的势力都保持平衡,新加坡才有可能得到长治久安。
对李光耀而言,他做为华人,对中国的立场一直处于矛盾的作法。熟知中国历史的李光耀明白,一个强大的中国最后有可能让天朝体系重现,最后使得周边国家都成为附庸国;而中国有非常多人始终觉得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这可以从大陆网民对于新加坡批评中体现出来:「你也是中国人,怎么专门给中国搞事?」
所以新加坡最现实也最实际的方式,就是与东协国家团结一起,并且结合美国的力量让这个地区处于平衡状态,毕竟如果新加坡真的要给中国搞事,何必每年栽培数千名中国小留学生呢?何必协助中国经济发展呢?
当然,在民族主义作祟之下、泰国克拉运河开凿、中国投资马来西亚柔佛新山(新加坡与新山相当于香港与深圳),甚至是年轻一代对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疑惑,面对种种挑战,新加坡是否可以向过往一样搞平衡,已经是一个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