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扭转俄乌战争误判 甩开普丁创造与西方良性互动契机

北京低估了支持莫斯科发动战争的代价,而且战争的情势也出乎各国的意料之外。(图/Shutterstock达志影像)

乌克兰反攻库尔斯克正把俄乌战争带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莫斯科迅速地落入不利的地位,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政策愈发明显地是一项战略上的失误,北京不低估了支持莫斯科发动战争的代价,而且在形势转变后还未找到转圜的方法。美国智库的学者指出,俄乌战争曝露了西方国家应对区域战争时的厌战心态与高昂的经济成本等重大弱点,虽然乌克兰这次情势出现戏剧性逆转,但台海冲突却反而可能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发展。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主任白明(Jude Blanchette)最近在《外交政策》期刊上发表研究结果指出,俄乌战争之初,北京的国际关系学者与政策幕僚们都担心这场冲突会损害中国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并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尤其是西方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建立支持乌克兰的联盟,令北京极为讶异。而且由于全球化的缘故,美欧启动的经济制裁可能会让俄罗斯快速崩溃。

不过,情势的发展却非如此。许多战略专家们都认为,来自中国与其他反美阵营的支持,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并没有那么糟,而且还因战事需要而重建了部份国防工业,普丁对中国、中亚、北韩、越南与印度等国的外交出击避免了外交孤立,积极协助俄罗斯的中国与欧洲还保持着俄乌战争前的经济关系。

乌克兰进兵库尔斯克之后,一路畅行无阻,俄乌战争之前的僵持形势瞬间改观。(图/路透)

白明的报告指出,这些现象对中国很重要,因为乌克兰战争被北京当作与美国爆发冲突的实验室。北京的智库与官方研究人员认为,北约在对乌克兰战争进行重大干预方面犹豫不决,这可以证明:除了美国之外,台湾未来若与中国爆发冲突,将很难得到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支持。

普丁发动的俄乌战争已达2年半,目前正陷入开战以来最困顿的形势。(图/美联社)

不过,中国的战略专家们对于西方国家协调一致地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的做法感到震惊,他们确实感受到美国在动用经济工具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实力。例如金融体系用以支付及结算的SWIFT系统,被认为是「核弹级」的力量,因此在考虑台海冲突时必须准备好应对这种金融制裁的方案。

在对俄制裁生效之后,中国的俄罗斯专家们认为俄罗斯影响力将大幅下滑,还可能出现股市崩盘、企业破产、失业暴增与经济崩溃,但这些灾难性状况并未如预期般地发生,甚至还出现一些反弹与对抗制裁的反效果。例如经济上有来自中国的贸易与重要物资协助,外交上普丁访问了平壤与河内,并接待了印度总理莫迪。当时中共《环球时报》在报纸头条以「俄罗斯打破西方孤立策略」为题,极力嘲弄了美欧的经济制裁失效。

今年7月初普丁还参加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与各成员国首脑齐聚一堂,一派轻松样貌完全不像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

白明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支持让普丁得以避免付出重大经济或外交代价,同时也创造了有利于中国的形势。在乌东两军僵持了一年多,普丁甚至不急着结束战争,当时因为对乌战争,俄罗斯长期陷入困境的军工复合体快速复苏,而且对乌战事的拖延让西方国家阵营内部矛盾恶化。加上美国进入总统大选周期,川普代表的共和党对乌克兰态度动摇,北京认为美欧的援乌反俄阵营很快就会自行瓦解。

在西方学者的眼中,中国战略专家的分析可说是非常客观,同时也非常精明,但是这些分析完全缺乏面向公众的讨论,也由于中共官方支持俄罗斯的态度而缺乏对承担政策成本的警觉性。支持普丁虽然没有在经济上出现重大损害,但却严重影响了与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关系,今年7月北约峰会指责中国是俄乌战争「决定性推动者」(decisive enabler),并呼吁中方「立即停止向俄罗斯提供物资和政治支持」,措辞严厉为本世纪以来仅见。

其实不只是北约国家的首脑们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更严重的是欧洲民间感受的变化。在一项针对欧洲企业CEO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CEO预计未来与中国关系会恶化,只有7%认为未来3年内会改善。另外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所做的15国民调也有类似的结果,这种现象加剧了欧洲企业为供应链去风险而从大陆撤资的规模与速度。再加上台海战争气氛升高,与美国关系持续恶化,中俄又在日本周围海域与阿拉斯加实施战略巡航,不论下一任美国总统是谁当选,恐怕都很难扭转目前的中国政策。

俄乌战争形势逆转下,普丁这个战略伙伴对中国而言已是愈来愈沉重的负债而非有利的资产。图为并与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会面。(图/路透)

智库学者的分析虽然只是推论,但有其立论的基础与合理的脉络,目前中国内部与外部环境有不少严酷的挑战,而普丁维持其政权的变数仍然很大,中国在此种情势下为普丁垮台承担过多的风险,可能给予机会主义者利用俄罗斯情势恶化而挑动台海冲突。现在中国国际地位仍然稳固,外界期待还相当高,在与西方博奕的过程中,选择普丁这个伙伴已经是愈来愈沉重的负债而非有利的资产,在俄乌战争情势逐渐明朗前做出明确有利的战略选择,留给北京的时间窗口其实已相当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