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竞飞勇争先】嘉鱼县簰洲湾镇中堡村党支部书记胡国雄 以思想之变谋振兴之路
良田阡陌间,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如带,一片片稻田、果园基地生机勃勃……嘉鱼县簰洲湾镇中堡村,一派美丽乡村新景象。
“现在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也要感谢我们的好支书胡国雄。”提及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无不感激地说。
6月26日,记者见到胡国雄时,他刚从全村优质稻机械插秧现场匆匆赶来,鞋上沾满了泥水。皮肤黝黑,话语真诚,脸上挂满笑容,是这位年近50岁的村支书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2021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胡国雄当选中堡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由三村合并的中堡村民意相对复杂,人文习惯各异,发展极不平衡。
“要改变现状,得先转变思想。”胡国雄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并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他决定从产业入手,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胡国雄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到,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他意识到,没有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强村富民就成为一句空话。
于是,胡国雄多次召开屋场会,与村民达成共识——在全镇率先推行产权改革方案,完善和变更不合理合同103份,集体土地租金从原来的50元/亩增加到700元/亩。
通过产权改革,中堡村盘活集体土地及“四荒地”近千亩,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老板种植大棚西瓜500亩,引进安徽老板在低洼地种植莲藕700亩,不仅解决了水灾及脱贫户务工增收等难题,还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60万元。
村集体经济强了,村民的荷包也要鼓起来。胡国雄请来乡贤能人、村民代表一起商议,明确“红色教育+产业示范村”未来发展规划,以农旅融合为重点,打响“生态、红色、特色”三大品牌,打造生态田园乡村新面貌。
“我每年在合作社务工,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加起来差不多3万元。”当天,正在该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打理菜园的73岁老人陈朝钊开心地说。
陈朝钊家里有土地10多亩,全部流转给村里合作社种植西瓜,每亩流转价格1300元。自己平时就在合作社打工,干些除草、整枝、打包等杂活,每天也有150元的工资。
来自浙江的合作社负责人辛仁龙说,每年开出的务工费在60万元以上,大多都是中堡村60岁以上的老人。
胡国雄告诉记者,中堡村共有耕地8000亩,由于年轻人大都外出,耕地抛荒时有发生。村“两委”经过协商,引进蔬菜种植合作社2家,将村里土地以每亩800至13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
截至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5000多亩,建成了水稻、玉米、莲藕、西瓜等多个种植基地。预计今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可达12000元以上。
漫步在村主干道,英雄路的文化墙上,“抗洪抢险”“转移群众”“幸福新生活”等元素的墙体彩绘引人注目。故事墙用八张图描绘出簰洲湾由水而兴、因水而名的历史,深度还原抗洪情景,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场所。
“我们这里是九八抗洪的一线,抗洪故事一定要讲好。”胡国雄说,村里开发“抗洪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项目,规划红色教育、特色采摘、休闲垂钓、特色民宿等旅游区域,促进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去年以来,共吸引2万人次参观学习。
村集体富了,村民的荷包鼓了,群众对胡国雄和村“两委”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村里这几年没有一个上访户,大家有什么问题都找村里解决。”村干部沈祥和说。
咸宁日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叶国平 魏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