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土地公山遗址 公园计划卡关
新北市市定考古遗址「土地公山遗址地」长期荒废在路边,地方建议设置遗址公园却卡关多年。(民众提供/蔡雯如新北传真)
土城土地公山遗址2007年被登录为市定考古遗址,范围约1万坪,不过多年来未有具体规画,土地杂草丛生,甚至还有民众在内部堆积废弃物,地方希望市府尽速将土地规画为遗址公园。文化局表示,不是未积极规画遗址地,而是产权复杂,用地取得需要时间,目前已委托厂商展开可行性评估,若可行将朝遗址公园方向规画。
土城土地公山最早记载于清朝时期文献中,考古人员1960年代挖出,发现该遗址内含2个文化层,且出土全台唯一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斧,相当具有文化代表性,而遗址紧邻捷运永宁站周边,又与公园预定地重叠,深具开发潜力。
不过,地方居民反映,土地被指定为遗址至今,未有明确规画,长期荒废在路边,私有地主不仅在里面堆置废弃物,还有人设置停车场,占用状况层出不穷,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块地是遗址地,相较于周边斩龙山遗址发展相去甚远,沦为杂草丛生的荒废地。
土城大安里长张俊隆表示,他多年来持续向市府建议兴建遗址公园,不过因经费问题,迟未有进度,使得遗址逐渐荒废,对于地方的文化教育毫无益处,希望市府尽快完成评估,给予具体成果。
文化局表示,土城土地公山遗址有52笔地号,多数土地是私有地,目前陆续有民众以容移捐赠方式取得用地,但因私有地仍占多数,依目前财务状况,无法以价购取得,需要时间让私有地容移、捐赠土地后,一并处理公园规画事宜。
文化局补充,目前正在做可行性评估及先期规画,针对基本资料、法令检讨、环境调查、土地取得及计划发展、经济效益等做评估报告,预计6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