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提升民企活力 落实高质量发展

社评

大陆经济下滑趋势出现回升迹象,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第3季国内生产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9%,高于市场预期,第4季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一趋势反映大陆经济在下行压力下所坚持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已逐步释放出正向讯息,酝酿更稳定的中长期发展机遇。

精准调控 强调永续发展

今年前3季大陆GDP只分别比上一季增长2.2%、0.8%、1.3%,房价持续下跌,官方对楼市的态度并不明确。但观察大陆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包括「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等,与市场曾经想像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有不小的差异。不难看出,这些政策取向与大陆的经济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

大陆这几年一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经济理念。2017年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及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都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简要来说,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从粗放型的高增长方式转向更看重永续发展。

尤其在40余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陆环境污染严重,愈来愈多的民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也与中共高层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相呼应。可以说,即使「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大陆经济增速可能不如以往,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共识,付出高昂代价的高经济增长不可再持续。

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大陆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对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这种改革要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因此,即便面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大陆采取的刺激措施仍强调精准调控,并没有下「猛药」。

与此同时,在调整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等更深层改革领域,依然按照既定步骤进行,不会轻易被外界形势左右。

目前来看,大陆采取的调控方式已有所成效。大陆学者普遍认为,「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等精准调控,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激发投资热情。而从官方数据来看,前3季最终消费支出对大陆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明显高于去年。

推动改革 稳定民企信心

就在前不久大陆「黄金周」假期,各地促进消费政策和家电厂商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发布,家电市场消费明显升温。AI语音互动、除菌自动清洁、节电省水等智慧化科技产品,迎合民众的新型消费需求,这也反映出大陆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大陆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基本同步,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也是大陆未来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疲弱的房地产市场和亟待化解的地方债风险,是当前影响大陆消费和投资信心的重要因素。譬如不少民营企业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拖欠帐款而陷入经营困难,这意味大陆必须祭出更多措施以推动改革。今年前8个月,大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人民币1.15兆元,其中近75%覆盖民营企业。但大陆民营经济仍面临许多难题,包括「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帐款问题」,还需要更多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才能稳定民企信心,进而带动投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其中只有十余个进阶高收入经济体,这些成功的经济体,包括台湾,都经历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转型失败的经济体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大陆今年经济增速达标几无悬念,但要以改革提升民企活力,落实「高质量发展」,才能走稳中长期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