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胜:只有校长坚守住核心价值观,教师才会相信

看点稳定的价值观是学校的重要思想基石,可以为学校发展明确导向,提高老师工作效率。那么学校可以如何通过强化核心价值观,来激活全体老师?在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郑中国际学校校长王昌胜看来,强化价值观需要凝聚集体力量,校长更应坚守,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新校长传媒 (ID: new_xiaozhang)

文丨王昌胜 编丨袁梓曦

稳定的价值观,

给老师提供持之以恒的行事标准

1.自我认同度越高,教师积极性越高

十多年前,团队刚刚有起色,当地教育局将一所公立学校托管给我们团队,由我兼任校长。起初领导有些不放心,一个月后便来学校调研。调研中,一位教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真有点想做事的冲动了。”

我一时很纳闷,因为开学以来,与这位老师并没有太多交集。经过追问,原来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

学校之前的门禁系统需要学生刷卡,家长才能得到进校离校信息。这就造成放学时门口很拥堵,再则小学生经常丢卡,需要补卡。

要解决这两个弊端,可以将门禁卡升级成感应卡,即不用刷卡,将卡装在书包五米内就可以自动感应。但升级需要向家长收费,大家等着校长来拍板。

在我看来,这不是校长一人或者几位领导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事。因为提高收费需要给家长做工作,而班主任是离家长最近的人,所以要咨询班主任。于是我们召开班主任会议,结果绝大部分班主任表决说没必要。现场处理结果是:条件不成熟,暂缓升级。

这件事让这位老师感觉备受尊重,从而深受鼓励,工作积极性确实大幅提高。三年后,她成长为地市级优秀班主任,退休前成了学校的明星教师。

可见,激发教师积极性也许没有那么难。只要尊重基本规律,让掌握信息最多的层级做决策或参与决策,把老师的事交给老师自己做主,就可以激活教师。

事实上,人的积极性与自我认同度成正相关。自我认同度越高,教师积极性越高;而自我认同度的高低,与“我的事情我自己能做多大的主”息息相关。

2.稳定的价值观能减少试探、观望和徘徊

我刚当校长一年多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美术教师。在与同伴的聊天中,她说到孩子喜欢在墙壁上和地上画画,学校缺一片涂鸦墙。有老师随口说:“可以跟校长去说,你想做个涂鸦墙”。

但这位新老师有所顾虑,因为学校空间很紧张,只有教学楼背后外墙上有一块空地,校长不可能同意花钱美化。现场一位老师鼓励她:“你去找校长,校长一定会支持你的。”

后来,据那位美术老师描述,说她没想到只说到一半,校长两眼冒光,当下叫来总务主任,第二天就开始粉刷墙壁了。

这个案例中,我们很赞赏美术教师为学校着想的主人翁精神;但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位判断说“校长一定会支持”的老师,他已经明确并理解了学校的价值观。

当时我个人也判断,这所学校肯定会快速发展起来。因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已经传递给了老师们,并深深认同。

所以,稳定的价值观可以为团队和个人发展明确导向,减少试探、观望、徘徊、彷徨甚至猜疑;也可以给老师们提供持之以恒的行事方向和标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给学校发展加速。

凝练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就是达成共识的过程

既然核心价值观如此重要,怎么产生呢?

以“我们工作室”为例,在团队运行十年后,我们在寒假用三天时间进行封闭讨论,又经过半年不断修正,最后凝练出三条核心价值观:

第一,崇尚奋斗,永葆学习与研究的姿态;

第二,诚心服务于每个人的发展;

第三,优秀想法至上,享受坦诚的坦荡。

需要强调的是,核心价值观是经历了全员参与、自下而上、深度思考、头脑风暴、凝聚共识、共同承诺而产生的,因此团队认同度很高,执行也很好。但如果没有充分的讨论,执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反复。

比如,团队提倡教师在教室内办公,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

接管一所公办学校后,管理团队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就这样执行了。可一年过后,部分老师还是不太适应,颇有怨言。

怎么办?借全体教师例会对此重新讨论,仍有20%的老师表示极不适应。为了照顾这部分老师的感受,学校设置了两个办公地点,教室和年级办公室都有办公桌。

实施半年后,发现很少有老师在办公室长期办公,后来才逐步取消了年级办公室。

看来,事前不经过充分的讨论,事中就容易出现折腾和反复。而面对折腾时,还是要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凝聚共识。

再如,团队一直提倡教师通过撰写教育教学反思(有的叫“每周一得”,有的叫“半月谈”)来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在一所新学校执行半年之后,老师们还是很反感。因为我们对每一篇心得都像批阅作文一样,聘请专业人员批改之后再返还给老师,老师们压力挺大。

按惯例,学期结束时,我们会征求全体教师意见,以便制定下学期计划,执行校长就非常担心老师们将“每周一得”给否决掉。

果然,会上有老师诉苦:每到月底交稿时感觉压力山大,老师们就会相互调侃“你还缺不缺‘得’,我还缺‘得’呢”。

也有老师说:当看见期末科研处发给一本自己写的小书(每人各自心得的汇总)时,虽说“写得”很痛苦,但对成长确实很有帮助,学校还是得逼着我们这样继续写下去。从此以后,这所学校的“每周一得”不用再讨论了。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体会到,鼓励大家负责任的一个最好方法,是把这件事提升到团队层面,承担责任是集体的目标。如果团队能够找到办法,共同实现目标,效果会最好。

所以,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当中,要多凝聚共识,少控制行为。最好是经历全员参与、共同思考、集体承诺,将凝练价值观的过程视为达成共识的过程,这样才能成为大家共同的梦想。

只有校长坚守住核心价值观,

老师们才会相信

有了核心价值观以后,我们如何坚守呢?

1.价值观一旦确立,要想方设法地维护和坚守

每年,学校都会进行“双向聘任”,即校长聘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再聘科任老师。

有一年遇到一个难题,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越过教育局,直接打电话给学校为一位老师说情,怎么办?于是,我们讨论出三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遵照领导的意思办,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原则;

第二种方案既不违反我们的原则,同时也照顾领导的意图;

第三种方案就是严格按照我们的既定原则处理。

当把这三种方案呈报给领导的时候,本来我们只想争取用第二种方式来处理的,没想到领导听取了事件的缘由之后,当场表示要求我们坚持自己既定的原则行事。

所以,学校价值观一旦确立,就要想方设法的维护和坚守,不能摇摆;一摇摆,大家就没了方向。只要我们一心是为学校、学生发展着想的,一切都会为我们让路。

2.只要校长坚守住,老师会坚守得更好

对于核心价值观,只要校长坚守住了,老师一般比校长坚守得更好。

多年前,一位五年级语文老师在课上教毛主席诗词,有孩子说:“要是我们能够到毛主席的故乡看看,该多好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发动全班家长,最后全年级的家长和孩子都要求去湖南游学。

在今天,跨省游学已习以为常,但当时可是谈虎色变。学校知道这个消息后,向这位老师和年级主任了解情况,没想到他们说:“校长你一定会同意的,因为你说过,只要是对学生和老师发展有利的事情,都会支持……学校很担心安全问题,但我们想好了解决方案……”

这考量着校长是否坚守核心价值观,最后我们决定学校政教处、课程处同时参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大家探索课程。此后,这个活动做成了五年级的精品课程——《跟着课本走湖南》,每个新五年级都做,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课程内容。

当然,学校像这样需要坚守价值观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学校每年都有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孩子,考上之后,初三下学期就不用来初中,而是上高中的衔接课程。这些孩子很优秀,于是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邀请这些孩子回校参加中考,给学校争面子。

但是,这面临着究竟是看重学校的面子、还是以学生发展为重的选择,考量着我们能否坚守住“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再比如,我们总是鼓励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但是当教师子女要开家长会时,学校秉持什么态度?我们的选择是:鼓励参加,不记考勤。

还比如,我们强调体育很重要,阅读很重要,安全很重要,这些不能只是在口头说说而已,重要的是学校是否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如期末考试前两周是否上体育课,是否定期增添体育器材,是否将阅览室安排的学校的动线上,是否安排有阅读时间……

3.用价值观校准学校的日常工作

每学期末,学校会征求教师意见,来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所新学校在期末征求教师会议前,有年轻老师提出: 既然是给学校提意见和建议,我们提议请领导全部退场,我们自己来组织,这样说得更痛快。

执行校长当场就同意了。 结果建议提出了,但都很细碎,很多只是看文字描述根本不能理解意思,还需要重新核实。

事后我们反思,这样不妥,因为与“坦诚沟通”的核心价值观不符。最后,我们还是提倡直说问题,当面沟通。

曾经有个阶段,校内转班是学校的大忌,校内转班比校外转学都困难。因为转班,不利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但当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了顾及教师面子,为了方便学校管理,我们将学生的利益又放在何处?后来我们研发出校内留学制度,以及分班前规则下的双向选择制度,既保证了学生的利益,也避免破坏教师之间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既然是集体的承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老师和决策者共同遵守,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另一方面 ,只有校长在日常和关键时刻坚守了,老师们才会信。所以决策者的坚守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学校如何通过强化核心价值观来激活全体老师?

前提是让每一位老师清楚和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价值观应该是自下而上经集体讨论、达成共识的共同承诺,同时应该是高尚的,引人共鸣的,激励人心的。

核心是在学校工作里的方方面面,让老师能够看得见、体会得到价值观的存在。

最为关键的是,在面对利益冲突的关键时刻,主要决策者要能够坚守价值观。

图源:Pexels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