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如何提升内涵而“长红”
2月12日,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景区,一名游客展示生肖龙新春饰品。 新华社发
全国人大代表秦凤玉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皖、苏、鲁、豫四省交界。这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古城,当下更以中医药、白酒等产业闻名于外。
流量对于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网红城市”又该如何保持“长红”?城市传统产业怎样才能更进一步,永葆活力?2024年全国两会之际,南都记者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
春节旅游人数收入创历史新高
南都:今年春节旅游市场尤其火爆,亳州感受到的“人气指数”如何?
秦凤玉:2023年,亳州接待游客35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2.7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13.7%和118.6%,亳州北关历史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华祖庵获评4A级景区创建单位。
今年春节期间,亳州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更是双双刷新历史纪录。全市共接待游客245.5万人次、同比增长47.3%,实现旅游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9.8%。
南都:为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亳州有哪些考虑?
秦凤玉:当下,旅游消费市场迎来全面回暖、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旅游已经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战场”。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要抢抓市场机遇。我们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要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高地、中医药康养旅游首选高地和田园乡村旅游休闲高地。
文旅IP出圈扩大城市内涵和张力
南都:过去一年,淄博、哈尔滨在网上爆火,“出圈”对城市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秦凤玉:2023年的淄博与哈尔滨已经成为以城市文旅IP成功营销城市、更新城市名片的典型案例。我认为这对城市发展具有很强带动作用。
在塑造城市品牌方面,城市IP的爆火带来新的“流量入口”,让城市形象得以通过更新颖的渠道实现更有效的宣传,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热度”。
文旅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打造城市文旅IP就是打造产业新引擎,不仅能带动餐饮、交通、住宿、零售等业态发展,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实现兴产业、促增收。
最实在的当然是拉动经济增长。城市文旅IP可以扩大城市内涵和张力,快速聚集人气和粉丝,成为招商推介、人才引进的靓丽名片,在吸引投资、置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南都:通过互联网推介城市IP出圈,亳州的优势在哪?
秦凤玉:我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5000多年文明史、3700多年建城史,诞生了老子、曹操等一系列世界级历史名人,还孕育了白酒文化、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亳州在打造富含城市故事、晖映城市文脉的城市IP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对旅游资源的创意开发方面,亳州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推出了“道源问道”老庄文化精品旅游全链条线路、“汉风魏韵”曹魏人文之旅精品旅游线路、“医养游健学”全链条旅游线路等精品线路,建成了华佗百草园、林拥城、亳药花海等网红打卡地,开展了芍花养生节、五马桃花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了“亳品汇”“知亳文创”等非遗集市、文创精品店。
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南都:城市IP出圈后,让“网红”变为“长红”是一个更加困难的课题。该如何让流量变为持续助力城市发展的增量?
秦凤玉:我认为持续创新产品服务十分重要,亳州市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了北关历史街区、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等传统景区,创新推出养生花茶、药膳、温泉等特色产品和服务,建设了一批具有亳州特色、独特标识的文旅消费场景,实现四季能游、全天可玩、把客留住。
城市通过创意成为“网红”,也要提升内涵形成“长红”。重内涵,就要注入文化元素。亳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名人资源,向公众展示道家文化、建安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等,让历史文化遗产“热”起来、馆藏文物“火”起来、史书典籍“活”起来,以文化彰显城市底蕴。
当然,也要提升城市品质,练好城市内功。亳州市在打造“吃喝游娱”景点的同时,也在加速改造城市环境。当前,正围绕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推动畅捷、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六大行动”,提升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城市管网、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
此外,监管的力度也要跟上,营造和谐环境。在旅游业强势回暖的今天,每一座城市都在经受着全新的考验,“网红”的热度最终需要“服务”的温度来保障。亳州市秉持“服务即营销”理念,加强导游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培训,推进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投诉统一受理与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客宰客、恶性竞争等不正当市场行为,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南都:亳州在不久前印发了《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以下简称《30条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该政策文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秦凤玉:近年来,亳州市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15.8亿元、增长6.3%,下辖三县均进入安徽省县域经济20强。
为了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广泛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统筹整合财政资金、优化调整奖补政策,集聚有限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形成《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
南都:《30条措施》将如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秦凤玉:《30条措施》包含了非常实在的政策内容。文件紧扣“产业”和“企业”两个重点,围绕制造业及相关商贸服务业企业,条目式列出奖补条件、金额等,让政策直观、企业有感。惠企力度很大,预算安排了8000万元奖补资金,并对企业实行免申即享。
我们还希望尽可能支持到更多的企业。支持领域涵盖科技创新、工业、农业、商贸业、服务业、标准研制、知识产权等7个领域,支持对象包括各类市场主体,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森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