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谈信用)无锡:以诚信为支点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新华社南京7月15日电(记者陈刚)二十一世纪初,无锡着眼于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内涵,将诚信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列入城市发展规划。

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从全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到国内首部创新性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条例》的诞生;从自主研发企业信用基准评价系统,到信用产品行业中广泛运用;从政府引领推进信用建设,到社会各界信用意识重塑,无锡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型”信用体系建设之路。近日,记者就无锡如何以诚信为支点提升城市发展内涵等问题采访了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

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在2017“诚信无锡”文化活动月启动仪式上讲话

记者:作为国家首批诚信建设创建示范城市,您认为政府职能如何定位

高亚光: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富,企无信不旺,国无信不安。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中,政务诚信排首位,应该看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在顶层设计、制度供给、资源整合、联动监管、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始终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

早在2008年,无锡市委下发了《关于推进诚信无锡建设的意见》,迈开了无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步伐。在推进以“制度支撑、技术驱动、应用牵引、管理保障”为特色的无锡社会信用整体建设中,无锡市政府紧紧把握“两个基准定位”,着力处理好“三对关系”。

“两个基准定位”:一是政府要成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动机”。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既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动力源,既要避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出现“无限政府”,又要加强引导和监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市场机制本身的自我纠错和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难以达成,构建高效守信的市场秩序国家离不开政府足够的制度和力量支持。二是政府要成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导航仪”。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既是主导者,也是实践者。在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同时,政府更要率先垂范,积极践行,全面打造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政府,着力塑造诚信政府良好形象,切实以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导航”。

“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主动作为与被动建设的关系。政府必须切实以“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责任意识,打好政务诚信建设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不断积累建设经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二是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利益的关系。着眼未来社会发展,不以缺失诚信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量”与“速”,而是要通过提高诚信指数,确保经济发展的“质”和“远”,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处理好整体建设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战略性工程,整体建设不可能短期见效,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必须摒弃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想法,应从局部做起,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整体建设发展。

记者:无锡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什么是建设的首要?

高亚光:行万事,制为先。自2006年以来,无锡秉承小步快跑、切实管用的原则,既注重可持续性,又追求创新性,立足信用中长期规划、信用综合管理,不断加强信用制度研究,形成《无锡市企业失信行为联动惩戒实施办法(试行)》《在行政管理中率先使用信用产品的办法(试行)》《无锡市守信示范企业评定与激励实施办法(试行)》《无锡市典型失信企业“黑名单曝光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加强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等30余部信用规章制度,有效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诚信无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法不授权不可为。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越发感觉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由法律支撑。2013年我们开始信用立法的研究,2015年12月4日,国内首部创制性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条例》落地。《条例》从信息采集、信息公开、信息使用和信息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条例》的出台对保证信用工作有法可依、有序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不仅是无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地方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结晶,也是无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化进程的里程碑。

无锡市每年召开“红黑榜”新闻发布会,这是2016年发布会现场

记者:归集有值价的信用信息,突破信息壁垒,达成信息共享,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无锡是如何推进的?

高亚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用信息是诚信建设的灵魂,消除信息孤岛必须有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归集平台作支撑。无锡是国家物联网示范区,有较为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人才优势,我们按照“科学建库、逐年完善、适时归整”三步走的思路,着力打造共享信用信息的“航母”,积极构筑诚信建设的制高点。

2008年12月,总投资600万元的“一网三库”(诚信无锡网、企业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信贷征信系统)正式启动建设;无锡市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一期)于2010年2月4日通过专家鉴定,项目达到了省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同年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建立了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采集了376万户籍人口基本信息,基本完成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11类重点人群职业信用信息入库工作。

2014年,进一步调整数据库架构,由原来的线状结构调整为树状结构,整合“无锡市企业信用数据库”“无锡市个人信用数据库”“诚信无锡网”“信用资源库”“法人库”“失信企业黄黑名单库”等资源,全新的“无锡市公共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投入应用。平台对数据库架构、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等进行了标准化制定,确保数据项相互兼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注重各部门信用数据的充分利用与延伸,并通过政务外网为成员单位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目前,全市共有54个成员单位及部门常态化提供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入库企业22.1万家,社会组织4106家,个体工商户75418家、工会法人4831家,共归集入库数1518万条。

2016年,围绕“数据体系架构、平台功能定位、多元信息共享、评级研究策略”,通过“三个优化”,即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市政务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等协作融合,确立数据联网共享机制,突破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壁垒;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新增400万专项建设资金,建设信用业务管理系统、信用应用服务系统和统一应用支撑平台;优化“双公示”报送系统——“双公示”系统提供前置库报送的疑义数据处理功能,经过有效性校验的数据,根据状态位的规则更新至公示业务库,通过传递行政区域代码、部门代码生成定制页面供各部门网站公示。为了信息共享环境的有效形成,我们制定了成员单位信用信息100%报送、推送信息合格率100%、政府各部门需要相应信用信息由公共服务平台100%提供的“三个百分之一百”的工作目标

无锡市每年利用“梁溪大讲堂”普及信用知识,这是2016年的会议现场

记者:社会信用意识的重塑,形成社会共鸣和个人自律是诚信建设的关键,无锡市是如何向这个终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的?

高亚光:当前,社会价值多元与社会呼唤诚信、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与公众期盼诚信、不良诚信思维惯性与中华诚信传统美德传承等矛盾在不断地相互碰撞、相互较量。实现“社会诚信、人人守信”这一目标需要时间,甚至可能需要几代人去不懈努力。在这一方面,政府必须承担首责,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大力宣讲深入人心,还是率先推动信用产品进入政府、企业、个人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或是利用信用资源广泛弘扬“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氛围……,政府加强重视、积极推动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公民真正感受到信用建设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让信用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形成“共同参与、自觉践行”的社会氛围。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推动信用应用模式的建立,通过使之成为强性“磁体”,产生巨大“磁场”,积聚社会共建力量。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行信用产品的应用。将归集的信用信息数据加工成信用产品,在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应用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新的信用信息使之成为良性循环。在当前社会第三方信用评价机构还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我们积极研究构成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和基础标准,深入分析评价指标及权重,形成评价模型,开发出企业信用基准评价系统,建立了按评价对象划分的五个信用评价模型,包括标准评价模型和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轻资产产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评价模型,在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申请、小微企业转放贷、评优评先等工作广泛运用,平均每年累计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出具信用基准评价报告2000余份,为中小微企业转贷出具基准信用评价报告1000多份。目前,有11家商业银行在日常面向小微企业转放贷业务中采用信用基准评价报告,并对C+及以下结果企业禁止贷款。企业基准评价报告的有效使用,更好地保障了企业公平、公正、公开地享受优惠政策,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意识。

二是以联合奖惩为重点,将信用与行业管理高度链接。组织重点成员部门围绕如何将联合奖惩嵌入到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流程中、渗透到重点领域监管和服务环节中进行深入思考,并研究制定了《对无锡市现代产业发展资金(工业、物联网、技术改造)实施信用管理的办法(试行)》《关于实施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的通知》等6部联合激励和惩戒办法。2014年8月7日,无锡市政府召开首批守信示范企业和典型失信企业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了无锡市第一张信用“红黑榜”。截止目前,共有300家守信示范企业、297家典型失信企业及79个典型失信自然人分别登上信用“红黑榜”。另外,通过巨幅电子显示屏以及公交车、地铁上的移动电视平台,无锡市已累计滚动公布七批共98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先后有60多名失信被执行人在此之后主动履行义务,涉及标的金额达3994.9万余元。被曝光的失信企业在无锡市市级行政管理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行政许可、采购招标、信贷支持、资质管理、环境管理、财政资金补贴等工作中,将被实施联合惩戒;全市38家银行机构落实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仅2016年,无锡市银行业累计拒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授信申请9亿元,累计退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贷款2.83亿元;各级工商部门协助法院执行冻结企业股权和公示冻结共计1919笔,协助冻结和公示股权2934944.79万元,加之无锡这几年出台的失信企业“黑名单”曝光、企业信用“折现”、失信法人限制出境和高消费等办法,条条切中企业生存发展要害,让企业法人不得不把诚信从“道理层”上升为“行为层”。

三是以民生为根本,让信用走近百姓生活。固化每年的“诚信宣传月”广场活动,利用“无锡经济广播诚信无锡公益报时”、“地铁、公交移动电视诚信宣传短片播放”等多种形式,积极普及诚信知识,弘扬诚信文化,塑造诚信品格,倡导诚信行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推进食品生产、药品零售、大众餐饮、美容美发、汽车修理等关切百姓切身利益的行业或领域信用评级,让百姓放心消费,安心生活。未来我们还将拓宽渠道,进一步加强诚信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推进无锡形成浓厚的诚实守信文化氛围。

(原标题:(市长谈信用)无锡:以诚信为支点提升城市发展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