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成瘾 自我认同 感情及家庭出问题 年轻人郁卒啦 冲动型自杀爆增

15岁至44岁自杀比率居高不下,除了家庭及感情因素,网路成瘾也列为成因之一。图为青少年正在玩手机,与新闻事件无关。(本报资料照片)

卫福部昨日公布国人主要死因,自杀位居第11位,去年夺走3865人的性命,死亡人数虽较前年减少了6人,但在25岁以下年轻族群中却明显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在15岁至44岁年龄层中,自杀仅次于事故伤害及癌症,位居第2大死因。专家分析,年轻人面临自我认同、感情、家庭问题,以冲动型自杀最为常见,网路成瘾也与自杀有关,年轻族群的自杀问题值得关注。

15到44岁成危险群 居死因第2位

根据统计,0岁~14岁去年有10人死于自杀,较前年的4人增加6人,高出1.5倍,而15~24岁,去年有210人死于自杀,较前年的193人增加17人,增加8.8%。若根据自杀死因在各年龄层排名,在15岁~24岁及25岁~44岁这两个年龄层,自杀仅次于事故伤害及癌症,位居第2大死因。

卫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长谌立中分析,年轻人多面临自我认同、感情、家庭问题,常见的自杀行为是冲动型自杀。而台大公卫学院健康行为与社区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张书森表示,依国际研究指出,自杀者当中,24~74%都属冲动型自杀,这类民众从产生想法到实际行动,仅相隔不到一小时。

动念到轻生仅1小时 应加强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自杀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滨指出,网路成瘾也与自杀有关。以青少年为例,网路成瘾比率约为6%~10%,症状包括沉迷网路、想戒却戒不掉、不上网就不舒服等,因常伴随忧郁症、焦虑症等共病,与自杀者常见的状况类似。

为改善自杀问题,心口司推动《自杀防治法》,并在日前完成三读,明定各主管机关建立机制,降低民众取得高致命性自杀工具,例如农药巴拉刈的禁用外,下一步将针对木炭及高楼的管理机制进行讨论,如木炭买卖是否放在高处、高楼围墙是否增高等。

全国各县市自杀防治专线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