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推动文学大石的巨人
作家王文兴是文字苦行僧,也是语言求道人。(本报资料照片)
王文兴手稿捐藏于台大图书馆特展室。(本报资料照片)
王文兴《家变》书封。(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文学巨擘王文兴于9月27日过世,享寿84岁。他曾经踽踽独行的削瘦身形,在曾与他结缘的文坛后辈眼中,却是推动大石的巨人。
联合文学总编辑周昭翡回忆,与王文兴结缘于1998年他完成《背海的人(下)》,1999年以新年献礼在《联合文学》杂志上刊载。周昭翡直言「对作为编辑的我那是一次重要考验,王老师的写法,空格、画线,各种非常特殊的标点符号等等,都必须『慢读』校阅,也因为慢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音韵节奏。」
才情与苦修并行
「我记得王文兴老师曾说:『我每日和文字浴血奋战,拚杀得你死我活。』写作对王老师来讲是一场战争,战争唯一的敌人是文字。」周昭翡指出,自己刚开始并不明白小说为何需要这样推敲式地写,但在看了纪录片《面对背海的人》王文兴的朗诵后,便具体领会其用意。此外,王文兴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每一阶段带给我不同且剧烈的冲撞」,周昭翡并表示:「我在像王老师这样的创作者身上,看到才情和苦修如此并行。谢谢王老师为我带来丰富深刻的阅读视野。」
诗人,曾任职于出版社及纪州庵文学森林的沈嘉悦回忆,自己是在某次文学营偶然上到王文兴的课才认识这位作家。「他当时给我的深刻印象是个人风格特别──语速很慢,上课时带了一罐啤酒,喝得也很慢。」而后在王文兴故居纪州庵工作,沈嘉悦看到的王文兴始终是「没架子、真诚,待人处世认真不敷衍」。
王文兴虽居教职多年,但沈嘉悦回忆中的他,谈及文学「并不像老师,更像朋友,保持着对同好中人的纯真,初见便能毫无保留,毫无预设立场,从不认为别人知道的就比较少。能看到他在文学议题上的耐心和冲劲。」沈嘉悦印象中的王文兴,总是鼓励后辈创作,却也不会过度点评,仅简单点出作品特色,是以开放态度从读者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他是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创作鼓励有加的长者。」沈嘉悦说。
终生坚持逆俗逆世
小说家、编剧,并曾任《联合文学》杂志主编的许荣哲回忆自己在主编任内,为了王文兴要角逐国家文艺奖而收集资料、撰文,并和他联络,到他家中拿一些资料,许荣哲一直记得王文兴把资料递给自己时,说了一句极轻、极轻的「谢谢荣哲,谢谢联合文学」,许荣哲回忆「从王文兴老师口中说出的话,就是给人一种黄金沉甸甸的质感。」那不只是「谢谢」,而是暧昧、浑沌,拥有多重可能性的文学。
北教大语创系副教授杨宗翰表示,作家王文兴、教授王文兴、主编王文兴三者都同样令人怀念。他表示,这位文字苦行僧,语言求道人,逆俗逆世,坚持终生,他也自1965年从美国爱荷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返国后,便留在母校台大外文系,一直到2005年退休,都维持着教学与创作的双轨生活。他以独特的慢读精品方式面对文学作品,不但充满传奇色彩,也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王文兴和夫人相互扶持,感情甚笃。最近中华民国笔会在编选英文季刊五十周年纪念专书,编委皆同意选录王文兴小说〈欠缺〉作为半世纪的代表。这篇1973年秋天刊于笔会英文季刊的作品,翻译者正是王文兴的夫人陈竺筠。」身兼笔会秘书长的杨宗翰却在征求授权时,得知作家仙逝的消息,深感难过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