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安/「预言者王金平」 喧嚣中的孤独与启示

▲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图/ETtoday资料照)

● 韦安/资深媒体人

引言:有人说他:「只有朋友」、「没有敌人」、「蓝绿通吃」!虽然台上风光,台下热闹,但其实,他只是一个「孤独的行者」。没人看得到,喧嚣尘世中,政坛烟云下,他真正的「沉思与启示」……

政治人物归隐平凡,无官无职后,几乎没人能像立法院前院长王金平,声望反而会不减反增。蓝营近年来的总统、六都市长选举,有意参选者和最后参选人,都一定要找王背书加持;绿营高官也常探望拜会王,向他请益。前朝阁揆陈建仁,卸任时推崇他,「是真正的政治家,不是政客」。

王金平不是领袖魅力型政治人,没有热衷的粉丝,和强烈的民意支持度。但是,跨越颜色、党派倾向的台湾民众,都对他没什么「仇恨值」,温和好感多过负评。信任他的人,多过疑虑者。蓝绿政治要角,从公职谢幕转身,能得到这样民意「礼遇」的,在过去30年台湾政坛中,恐怕只有王金平一人。

2019年10月25日,立法院第九届第八会期,对行政院长施政总质询。王金平站上质询台,做了他44年、1万6千多个日子,立院生涯最后一次总质询。也算是他的「告别演说」。「演说」中王金平强调,「中华民国立法院,是国家政治宝地」,为中华民国培育政治菁英,是县市长、部会首长,院长及总统的培育地。他说,立法院坚持国会自主、自治、自律,就让政治野心家无隙可钻,保住中华民国是真正的民主宪政体制的国家。有尽责的立法院,才有上正轨的国家发展。

他还耐心地陈述和呼吁,落实民意的真正国会,必须「尊重少数为前题,服从多数的意义才彰显」。「尊重少数、包容分歧多元、接纳建设性异见」,是国会文化三要素,也是民主国会的重要价值。

2020年1月31日,王金平正式卸下立法委员的政治身份。但并没有真正离开政坛。政治人物拥有的权力,都是一时和「刹那」,早晚会还回去。下台后的身影,慢慢淡化褪色在时间的凡尘中。不过有凤毛麟角,处世为人得宜,思想及论述能启发后来者,心胸格局以民为重、谋民福祉者,则会成为稀有的长久者。王金平,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王金平的立委任期,经历严家淦、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共6任总统执政;立法院长任期则跨越5届总统(1999-2016)。他的立院公职生涯,历经国家社会跌宕转折,和最剧烈演进变迁时期,算是中华民国政治史上的一页「传奇」。期间,他个人的一些特殊政治境遇和论述,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检验,仍值得政坛参考借鉴。我们不妨梳理,那些可以承前启后的「亮点」,重新回味和体会。尤其在2024大选后,新政府、新国会第二会期,正要开始的时机上。

●预言与现实

2016年总统立委大选,国民党遭遇「史诗级」空前惨败。蓝营立委席次,由从64席,锐减至35席。「百年第一大党」首度沦为,在国会无足轻重的少数政党。而执政的民进党,一举单独过半,成为有68席次国会多数党。面临政党轮替后被追杀碾压,蓝营普遍怀忧丧志,弥漫悲观绝望之情。唯有刚由17年立法院长身份,重新回归「阳春立委」的王金平,理直气和、不卑不亢,在国会议场上,跟民进党「讲道理、争公道」。

2016年7月1日,王金平在第九届立委第一会期总质询中,对绿营平和坚定地讲了些「重话」。奉劝当时2016大选狂胜,志得意满的民进党,应该以沟通协商代替对决。谏言终于一举成为多数的民进党,必须耐心对待沦为少数在野的国民党。

王金平有资格和「底气」,来这样正告民进党。因为,过去国民党多数时,他当立法院长就这样主张,也这样做。现在民进党多数了,他也是同样的态度。他前后一致地坚决主张,多数党在立法院,一定要「尊重、包容、接纳」其它少数党。

王在这次质询时,留下带有政治哲理的「预言」和「金句」。他说:

一、「政党席次是力,论证是理,议会政治就是力与理的平衡」。

二、「千万不要以为多数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数只代表此刻的力量,不代表绝对的真理」。

三、「表决不难,反正赢者全拿,赢了并不代表一切。别忘了政治上,常常是今天得意的胜利,很可能就埋下明日失败的种子」。

不过,民进党显然无法领会,王金平当时的「用心良苦」。过去8年,在立法院强势碾压对待在野党。结果,让王的「预言」应验成真。2016后一党独大执政下,国会协商徒具形式,凭借绝对多数,绿营如坦克一般,党产条例、转型正义、年金改革、一例一休、前瞻预算等案,一案又一案地辗过去。「没有过不了的法案和预算、只有不想过的法案」。

绿营为所欲为,取得一个个修立法案,和预算表决的胜利。不受监督和节制的权力,肆意花用8000亿防疫特别预算,强推高端疫苗政策,便宜行事发包巨额经费鸡蛋采购等。充满争议和弊端嫌疑的政策和施政,接二连三上演发生。这些不受制衡「得意的胜利」,所引发民怨,让民进党在2018九合一县市长选举大败,失去了台中、高雄2都执政权。2022九合一大选,绿营又无法守住桃园,台北也被蓝营收复。2014民进党拥有13个,直辖及其它县市执政权。经过8年一党独大中央执政后,到了2022,在地方执政县市掉到,只剩下5个。

2024大选,民进党仅以4成选票,总统选战惨胜;立委席次大减,再也无法单独过半,还被国民党取代第一大党位置。8年风光后,从中央到地方,绿营都沦为双少数,朝小野大的执政党。王金平对国会政治的「哲理论述」和「预言」,没有双重标准。对民进党「神准」,对国民党也同样管用。2024大选,让国民党重回「国会第一大党」,与民众党联手有过半席次,取得立法院正副院长,和立法议事的主导权。便开始一吐多年怨气,「好好教训民进党」。

蓝白2联手,新国会在5月底速战速决,推动延磊20多年「国会改革」相关法案,在立法院成功通过。国民党在国会议事过程中,肢体打架战、举手表决战,都用「力」完败了民进党。却没兼顾向人民耐心说明,好好「讲道理」的论述舆论战。

在立法战取得节节胜利,蓝营被绿营连番偷袭和突袭,输掉了论述战,流失了不少民意支持。到6月中,政党民意支持度,开始出现明显「绿升蓝降」趋势。违背王金平,议事政治要维持「力与理的平衡」,导致国民党虽赢了立法表决,却种下未来,面临严重失败的「隐忧和危机」。美丽岛电子报6月「国政民调」,民进党选后好感度,回升到近5成,反感度只有3成多。国民党反感度则暴增突破5成,好感度只有3成多。

这些年来,现实中蓝绿2党上演的例证,都显示王金平的政治「预言」,不可忽视的「神准性」,和鲜活的实用价值。证明王金平,确实是台湾政坛,最靠谱、有远见的「政治预言者」。除了让蓝绿都可反省参考,王金平对议会政治的心得论述和「预言」之外,国民党还可以从王身上,找到一些能让蓝营振衰起敝,重新再起的「特殊政治风范」。

「国民党,应该以王金平为师」?!

这种论调一定会让一些蓝营人士,不以为然。但事实简单清楚,只要愿意摘下「有色眼镜」,就会发现以前「视而不见」,王金平值得同志们,学习仿效的许多「亮点」。

●原则与坚持

不少人会误以为:1、王金平追求圆融、长袖善舞,「没有敌人」的行事之道,便会欠缺原则;2、他向来主张政党议会政治,一定要沟通协商,而不坚守自己党派立场。过去,不时有党内同志直接开口,或蛊惑蓝营民众,质疑金平的颜色深浅,和对党的忠诚。还曾用「蓝皮绿骨」,这样极为羞辱性字眼,来羞辱攻击批判他。但是,时间已还给王金平「迟来的公道」。可以发现,王金平在政坛遭受的批评攻击,经历过的政治风波,主要都来自党内,而非党外。

如2005年7月,王金平与马英九一同角逐国民党主席。对手阵营数度严厉指控,王与黑道暴力及金钱贿选有关联,给他贴上「黑金」的形象标签。其它几次,则因卷入党内的权力纷争时,他的竞争者或深蓝人士,便会以「蓝皮绿骨」,来质疑他的蓝营色彩正统性。

但近年来由于与党内人士无争,便自然没人再朝他开炮,「抹黑抹绿」消失于无形。而当王金平由立法院长,重回「阳春立委」身份后,反而让人有机会,看到他的「真实本色」。担任立法院长时,王金平甚少发表党派色彩言论。但2016-2020年,回复普通立委身份后,在每次总质询中,王都清晰表露出,一个国民党人的立场和坚持。而且,他敢言同志所不敢言,畅谈国民党的路线主张,大力捍卫党的尊严和权益。

2016蓝营惨败后,大多国民党政治人物怕被抹红,低调回避两岸议题。王金平在第九界立委的6次总质询中,每次都把两岸关系当作质询内容的重头戏,场场必谈、深谈。4年中,他先后一再向,林全、赖清德、苏贞昌3位绿营阁揆,厉声疾呼绿政府,一定要积极面对,和务实解决处理两岸问题。

王金平在质询中,还向执政的民进党直言,应该公平看待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功过。他认为:「威权统治、白色恐怖应受时代的审判;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发展台湾的贡献,也应受同等的尊重」。王强调,这才是全民所要的正义和公道。要有公道,才能创造社会和解的契机。关于国家认同,王义正辞严地呼吁,全民和不分党派,都应该一致捍卫中华民国。他说:

「中华民国就是中华民国,不用再正名;也不需要在前、后冠上任何的名词、形容词」。

「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名,台湾是生我养我育我的母亲,二者是太极圆融的关系。不矛盾对立、也不冲突互斥」。

「 『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是宪法中明定的国旗,我们应该不分党派,高举它、认同它、尊重它」。

以前担任立法院长时,王表达个人意见主张的机会不多。当回归立委身份,有机会发言时,他坦率坚定,不畏惧被抹红的压力。侃侃而谈敏感争议的统独及两岸议题,单刀直入向绿营和国人透彻论述,对这一攸关台湾前途,最重大政治议题的所思所想。

王金平在行动上,对国民党的道义和忠诚,也远胜过那些对他质疑者。事实证明,王比那些质贬抑他的人,更有原则和立场。以及关键时刻,对同志更有情义和肝胆相照的责任感。即使受到莫大委屈和打击,王金平可一天都没有离开过国民党。而抹绿他的人,不少走马灯式,来来去去国民党。一会变成黄色新党,一会又成橘色亲民党。王金平一生中,「颜色」始终都没变过,表现出他推崇的「关公忠义精神」。

不仅对国民党始终如一,王金平对同志,从来都是情义相挺、不离不弃。在2024总统大选中,王金平的举动,应该让许多蓝营人士,自叹不如或自感惭愧。去年2月,王金平出于对郭董的「关公情义」,开口向党中央帮郭要个「初选办法」。但同时声明,党提名谁,他就支持谁。后来证明,他确实讲信用,言出必行,支持党的决定,并且一路力挺党提名的人选。

侯友宜被国民党正式提名后,王就动用所有的资源和影响力,组织号召党内各方,发动民间社团力量,由始至终支持到底。蓝白合大戏上演时,王金平力抗党内「换侯」力量兴风作浪。坚守原则立场,认为只有「蓝白配」、正副搭档的选项,绝无「白蓝配」可能空间。

去年9月29日中秋节,柯文哲拜会王金平,王直说,「你一个人选不上」。10月24日,柯二度上门,王更面露不悦地问柯,「你都见完朱立伦,见完侯友宜,你还来见我,还有什么事吗」?可以发现,蓝营当初那些支持蓝白合,且极力挺柯者,既没有王金平智慧,也没有他对原则坚持,以及像他那样有guts,敢得罪冷拒柯P的非分要求。

这些人看不清,白营拿出「功能性民调」,参满了水分和虚假。投机地以为「非柯不行」,一味鼓吹「柯侯配」才能赢。结果助涨柯的声势,养大其「胃口」。可说既误了蓝营选举大局,也害了柯文哲。因为柯被捧高、看好后募款变容易,他哪还愿意「委屈」,来当个蓝营的副手?

如果2024大选中,国民党人都早点和王金平一样,恐怕就没有后来蓝白合的失控和破局。若大家团结一致,都挺自己党和自己人,壮大自己而非外人,可能不用合也能赢。

未来,若国民党人都能以王金平为榜样,对党有义,对同志有情,或许还有再起的一天。蓝营也会避免,一天到晚分裂内耗,和自损实力和元气。

●「傲慢偏见」与「本土化」

2024总统大选期间,非绿阵营有意参选总统者,侯、柯、郭3人,都希望王金平扮演仲裁和协调者。去年底,当蓝营「侯康配」最后成局后,12月7日,侯友宜、赵少康、党主席朱立伦,联袂拜会王金平。直到王亲自点头答应,接下「全国后援会总会长」,才算完成国民党2024大选,团结一致的「最后拼图」。

今年2月1日,韩国瑜与江启臣当选立法院正副院长,在宣誓就职后,即刻致电给王金平。2人并随即前往镇江会馆,拜访请益这位前院长。没有党公职的王金平,已成了蓝营实质的精神领袖,和团结和谐象征的共主。不过,那些以正统、深蓝自居的国民党人,在心里面是否仍对王金平存在着「傲慢与偏见」?他们应该好好,反省和自问一番。

即使王金平已成了当今国民党,实质上「最大公约数」和精神领袖,以及团结与否的「共主象征」。但蓝营部分人士和支持者,至今未完全消除,对王的成见和误解。还是有人,一再把国民党近年来急速衰败,牵托甩锅、卸责到王金平身上。某些蓝营民代和亲蓝媒体人,仍不时在谈话节目中举例和指称,是因王金平当年担任立法院长时,纵容柯建铭和民进党,才害得国民党江河日下。

他们会说,「看吧!现在换韩国瑜当了院长,老柯就没有嚣张作乱的空间」、「就是要这样,用实力来好好教训民进党」!但是统计资料显示,王金平当立法院长,主持国会议事17年,共34会期。总计通过了,包含创建新法247案在内,合计3566法案。平均每个会期,通过10个以上法案。无论蓝绿执政,国会的议事都能运作如常。在这17年里,王金平主持协调,有记录的蓝绿或多党协商,高达799次。他向来主张,在国会议事过程中,「尊重」个别委员,各政党的意见;「包容」并倾听不同意,「接纳」协商过程中好的和有效,能解决问题的看法。

王强调,只有在「穷尽一切理性沟通仍然无解,再表决也不迟」。而最新在国会议事中上演的事实,证明王的国会政治主张,和他当初的作法完全是对的。今年,国民党重回「国会第一大党」,与民众党联手,5月28强势推动「国会改革五法」成功。但相关法案在绿营申请释宪后,宪法法庭7月19日,裁定暂时处分生效。「听取总统国情报告」、「听取报告与质询」、「人事同意权之行使」、「调查权之行使」、「听证会之举行」及《刑法》「藐视国会罪」等六大部分,相关法令都被暂时冻结,只有少数条文可以暂予适用。

而未来的释宪结果,对国民党也是「凶多吉少」。绿营扬言发起「遍地开花罢免战」,在目前民进党支持度,已大过蓝白2党相加的民意现状下,将给国民党带来极度的高风险。稍有不慎和意外,蓝营「国会第一大党」位子,屁股没坐热就有可能「得而复失」。

另一个对王金平,无理苛责和扭曲,则和「太阳花学运」有关。

2014年3月18日,为了反对两岸服贸协议,大学生们占领立法院,引爆「太阳花学运」。部分蓝营人士认为,因为王金平坚持不动用警察权将学生驱离,才导致这场运动的政治效应延烧扩大,重创国民党。不过,隔年2015年8月,「反课纲微调」的中学生们,也冲进和占领教育部,最后导致马政府,不得不宣布撤回「课纲微调」。这次占的领行动长达162小时,也同样未受警察驱离,占领学生在达成目的后主动撤离。

2起占领公署的学生运动,「太阳花学运」有数万至数十万学生和社运人士参加,「反课纲微调」学运仅数百高中生,参与占领活动,都没有采取强制驱离措施。前者归责王金平处置不利,后者却没有人问责怪罪当时蓝营的部会官员。这种「正统」、深蓝自居的国民党人,对王金平的「傲慢与偏见」,来自于他们认为,党国的旗帜和思想,是他们或他们父辈,从中原大地跨海带到台湾来的。像王金平这样的本土蓝,血统和思想不够纯正,只能是国民党队伍中跟随者,怎么可以成为「掌旗人」和领导者?

但是这些人,真的有比王金平更国民党吗?1、在思想论述中,更为捍卫国民党的主张和价值?2、在蓝白合过程中,更为坚定地对同志情义相挺和支持?3、更有政治智慧,解决消除国民党在台湾生存危机?

1949年1月5日,奉蒋介石之命陈诚接任台湾省主席。1月11日,蒋介石去电陈诚,指示有关治台方针:重用台籍人士参加政府,培植台湾有为青年,以期「收揽人心,安定地方」。从1970年代,蒋经国接掌最高权力开始,便大力培养重用本土人士。两蒋苦心积虑、念兹在兹,努力促使国民党在台湾能接地气、本土化。本土化的真谛就是,要让国民党融入台湾社会,和被台湾人民信任。如果王金平,候友宜和本土蓝,至今仍不能被党内那些「正统」人士信任,台湾人何以信任国民党?

国民党不「本土化」必江河日下,而「本土化」的关键,并非蓝营的政党立场、路线和原则,一定跟随其它本土政党起舞。「本土化」最重要的是,尊重而非鄙视、歧视,公平地看待、对待本土蓝。蓝营要真正「本土化」,其实一点不难,行动胜于言辞。不要有「鄙视链」,别再「神经质」地猜忌本土蓝。国民党要给党内本土人材,公平的发展空间。当他们是党内最强时,就要全党上下义无反顾挺下去。但是,他们做得到吗?

哪有什么「蓝皮绿骨」?只有像王金平所言的「蓝皮台骨」。而像王这样的本土蓝,始终对国民党不离不弃。那些要离开的,早就「跳船」而去了。如果10年前,王金平有机会引领国民党改变,「本土化」可能早就无痛渐进推动,并且效果有成。

王金平在最后一任立委,所提出的7次质询稿,总计有5万多字,集结成「王金平的论述」一书。内容包含台湾当前面临的主要政治课题,涉及两岸关系、朝野对立、国家认同、政治改革、族群融合。不仅情理细致地论述困境症结,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建议。「论述」中融汇王金平近50年,政治生涯的智慧和见识,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丰富经验。可作为国民党要本土化,对论述和理念价值调整的参考,有些甚至可直接复制贴上。而其中的中心思想和原则,与国民党原本的立场方针毫无违和。

只有完全反省和卸除,对王金平仍存在的偏执之见,才能认清和领会,他能带给国民党真正的助益。看懂他政治思维中的奥妙,和论述见解中的价值。从而根本变革和扩展,国民党在台湾日益萎缩的生存空间。

●哲理与启示

王金平曾经担任过高中英文和数学老师,在授业解惑方面,相当的在行。曾经被他教过,惹是生非的顽劣学生,在他的耐心说教下,后来成为事业显达的商界闻人。

不过踏入政坛后,王金平的知识和思想内涵,并没有受到同党同志们,和它党朋友们足够的认识。大家都请王出马,帮忙解决协调疑难杂症,但并没有从他身上学到,如何解决那些难题的个中道理。或许,王的深奥及本领,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王金平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而他在简历中,很骄傲地把母校颁发「哲学荣誉博士」学位,摆在自我简介中,学历栏的第一列。83岁的王金平,还能背出圆周率π3.14159265358……,小数点后面十几位的数字。也可以默背十几分钟长度,佛教中的《大悲咒》、《心经》。王能把中华文化和东方的宗教、哲学,运用在政治实践和论述中。

数学的科学实用,可以解决当下问题的浅表。哲学中「顺天应人」,千古不变的恒久哲理,才能释疑解难,长远地消除解决,政治中的极端对立冲突、艰深矛盾中的死结难题。当被称为政坛「乔王」时,他说,「朝野协商是法律赋予立法院长的职权,是责任也是义务。因此被号称为『乔王』,实至名归,金平欣然接受」。他内心深处,有着佛法中给他的启示和教诲,希望自己能够「佛渡有缘人」,「以己身搭『桥』,利益众生」。科学务实、宗教信仰、哲学思维,以及家训中的「凡事圆满,善缘常临」,构建养成了王金平多元立体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并刻画出,他几十年来,一贯的政治思维「轴线」。

而王金平提出的「六大倡议及论述」,对解决台湾面临的政治难题,至今日仍有启示和参考作用。

一:如何善用西方民主议会政治?他说:

1、「政党席次是力,论证是理,议会政治就是力与理的平衡」。

2、「千万不要以为多数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数只代表此刻的力量,不代表绝对的真理」。

3、「表决不难,反正赢者全拿,赢了并不代表一切。别忘了政治上,常常是今天得意的胜利,很可能就埋下明日失败的种子」。

从这些论述体现出,他对政治的独到见解。政党在选举中,获取的席次是「力」,以及表决通过与否,只是表面的「数学统计」;如何透过民主议会政治,更好地实现增添人民和国家福祉,则是「哲学层次」的目标境界。

二:王金平提倡华人的民主政治,应该弘扬融合,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中的哲理,既孟子所推崇的「仁政」和「王道政治」。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当权主政者心中,要有仁爱、体恤、亲民之心,才能成功。如孟子曰: 「仁则荣,不仁则辱」。他认为,一切权力的运作,要符合「中道、正道、公道」,才能让政治为公众利益服务,而非只为满足个人与政党少数利益。这样才是良善政治,享权者才能长久。而「中道、正道、公道」,正好呼应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价值,「人权人道、法治精神、公平正义」。

三:王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己身搭『桥』」为期许。一再呼吁,蓝绿政党、台湾社会,一定要和解!

他说:「朝野不和谐,社会不团结,两岸难和平」。他说:「能否公平看待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威权统治、白色恐怖应受时代的审判;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发展台湾的贡献,也应受同等的尊重。这才是全民所要的正义和公道,社会和解的契机,也就在公道」。

四:如何解决两岸难题?王金平强调要,「有所变,有所不变」!

他说:「不变的核心价值是,『台湾人民的最大利益和自由文明的生活保障』,必须完整确保。政党的利益,意识型态,绝不能高于人民的利益」。他说:「可变的是为确保不变的核心价值,因时、因地,因人可调整的弹性政策」。

五:1972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时,经国先生坚定地说:「外交必以实力为后盾,依赖强国必受制于人。国家首重自立自强,自助人助,求来的雨不会太大」。

50年后,面对当前两岸关系的险峻,和国际大环境的风雨叵测,王金平则坚信:「台湾唯有凝聚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就不会在受威胁下屈服」。他说:「我们不恐惧与大陆谈判解决问题,但我们绝不愿在恐惧中谈判,所凭借的就是实力。没有实力,我们被逼在威胁下屈服,被逼在恐惧中谈判,绝非台湾之福,更非两岸和平之道」。   他还说:「台湾唯有不分彼此,团结凝聚出最坚强、最雄厚的实力作后盾,两岸才能在平等、对等的条件下,为台湾取得最有利的结果、保障台湾最大的利益。这样的和平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六:当其他蓝绿政治人物,以「强化国防」、「民主同盟」来备战维和,以「亲谁、友谁、和谁」,来应对两岸和国际关系时,王金平则以《周易》中的「阴阳太极」,提出「义与利」论述。

他认为:「台湾、大陆,国际强权间的关系,必须取得『义与利』的平衡,才能制定出有利人民的两岸政策」。这与他提倡,议会政治要取得「力与理的平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说:「我们绝不接受大陆,或国际强权,单方决定台湾的命运。但是国际强权和大陆,为何必须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呢?其间的核心关键就是『利益考量』及『情义的价值』」。他强调:「言利、不言义、利不牢靠。只言义、不言利、不切实际」。

不过,这些王金平多年来,苦心思索而得的论述和「启示」,并没有大肆宣扬和传讲,只等着有缘人去体悟和感受。不过,「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王在政坛有够分量的影响力,但少有人把他当成「政治老师」。

●喧嚣与寂寞

在台湾政治舞台,过去台上时,王金平热闹风光。现在,台下时高朋不绝。但人们只看到和在意,他外在的社会身份影响力。而忽视其内在的,原则坚持和思想力。

在讲求战力声量的政治丛林和荒漠中,王金平是喧嚣中孤单独行的思想者。以哲理思维,深虑思考寻找台湾政治根本难题的答案。而他的呼喊和预言,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在现实中反复应验。如果,王金平曾有机会,真正带领和改变国民党,国民党今日的命运,可能不必惨淡如此。如果,王金平2020年9月,在红蓝、红绿都无实质交流和往来4年后,他前往厦门出席《海峡论坛》的「解冰之旅」,没有被深蓝杯葛破局,两岸关系今天可能有另一番局面。

那时,蓝营高层对两岸交流,怕被抹红避之唯恐不及。王金平在时任国民党主席江启臣请托下「挺身而出」。他为《论坛》所准备的两岸论述讲稿,据说当时的主政者和国安高层,都曾过目研读过。绿营上下对王那次预备出访对岸之行,都没有什么「杂音」和异议。

本有机会和可能,帮台湾突破两岸僵局和瓶颈,为蓝营在两岸议题上,找回一些主动权。可惜!最后未遂心愿,已成过去。没有「知我者谓我心忧」,只有「不知者谓我何求」的孤单落寞!不过,王金平仍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政治人,也是政坛中极少数,能真正看透问题的「预言者」和「思想者」。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