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现陆艇 海军、海巡开会检讨
据指出,国军第三作战区11日已经召集海巡署与海军等单位,针对陆艇闯进淡水河事件进行检讨。图为海巡人员11日例行于淡水河口巡逻作业。(邓博仁摄)
陆籍阮姓男子9日驾驶快艇直闯淡水河渔人码头,人也上岸,引发国安疑虑,海巡署11日宣布惩处10人,但海军并无人因失职受处分。军方官员说,主要海军是负责24浬外海域,而且陆小艇没有武装,海军不宜介入,这也是海军与海巡的分工。据指出,国军第三作战区11日已经召集海巡署与海军等单位,针对陆艇闯进淡水河事件进行检讨。
军方官员说,海军的岸置雷达或舰艇上的雷达确时不容易发现小艇,加上这是艘民间小艇,所以海军没有重大失职。
不过,一位退役军方入士说,陆人驾小艇闯进淡水河,这艘小艇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它是从对岸直接开过来,过了海峡中线到24浬之间,是海军的巡弋责任范围,海军在海上没发现小艇仍有缺失,只是不到严重失职程度。
据指出,海军与海巡双方平常均有协定任务分配,并交换情报,原则上只要对方没有使用军事装备,国军不宜介入,因为海上执法与海上作战完全不同,须审慎面对。
据了解,只要是共舰、海上军事活动,都由国防部对应。若是公务、民间特殊船舶,例如训练舰、海洋调查船或是一般民船与渔船,且是在不敏感水域,一定由海巡署对应。若民船或渔船与共舰船团一起活动,且国防部认定区域、时间敏感,海军就会派舰应处,海巡也会在24浬对应监控。
这次陆籍男子驾小艇闯进淡水河,据了解,海军在海上侦巡的军舰并未发现其行踪。当军方知道驾艇的陆籍人士是解放军海军少校退役,且曾当过艇长,具有航海知识与技术,认为只要海象与天候允许,是能穿过台湾海峡,但为何选择北部海岸航道,而且是往淡水河登岸,则有待了解。
也有军方人士认为,军情单位应派员与这位已遭我方「拘禁」的共军退役少校会面,详细了解这次成功渡海的过程,以及其在解放军海军部队服役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