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暗影

大多摄影者,都在追求界内的光,我则喜欢隐藏在界外的暗影里。(苏绍连摄)

我喜爱微光或是弱光,它可以象征困境中出现的一点点希望。(苏绍连摄)

我醒来时,天地尚在黑夜中。漱洗和穿着完毕,天空中虽有星月,但是要走的路仍是非常幽暗,不带手电筒不方便,怕一路崎岖难行,更怕跌倒摔伤。往上空瞧瞧微明的天色,树和电线杆都成了暗黑的剪影。手电筒的光,会搔扰静默的生物,牠们退缩或闪避,是一种直觉反应。我是摄影者,在观察过程中,瞬间按下快门也是直觉反应居多。我虽独自一人带着相机要去晨拍,但你可以放心,如果我遇到可疑状况,照样会退缩或闪避,以保自身安全。

晨拍最迷人之处,是在太阳露出天际时那约三十秒钟的片刻,万物显现虔诚的膜拜之状,过后,天就渐渐大亮,所有的生物开始各自营生过活。阳光,提供了这世界清晰美丽的画面,但我不想拍出非常明亮的照片,宁愿相机一直在暗夜里梭巡,如探测深海油井的一个潜水钟,缓缓悬荡,持续往下沉,我的视线会通过镜头出去,在不见天日的深海景物之间,等候一片从天际落下来的阳光。我想起你写过一首诗作:〈一片小小的阳光〉,写你凝视被囚禁于黑暗密室里的一片阳光,小小的,像一只发亮的眼睛,这诗里的意象,启迪了我追求拍摄微光。空间里的光不须多,更不须大,虽然整体仍然隐没在漆黑中,但只要微光所及之处,可以照到物体边缘或某一小部分,再使之纤毫毕现的,都能成为镜头内注目的焦点。

黑暗的转角,往往会突然出现一些微光,从背面的空间折射过来,表示有某一种讯息像隐伏的呼吸声,在另一边等候我去探究。我先拍摄了几张转角微光的照片,再走过转角,眼前出现一条可能沾染露水而潮湿的泥土路,竟然微微发亮,无尽端的往远方延伸而去,那是映照着夜空上的星月之光吗?我沿着这条路走,半途,拍摄了数张这条景深甚远而散发微光的路,设想远方有一匹白马踏着月光的阶梯而来,那将是如梦如幻的景像。我要走到一个海拔才约三百米的山巅上,那儿不会有缭绕的云海,黎明之前,可以俯瞰那个暗黑的盆地城市,像一个巨大火山口似的坑洞,死寂沉睡,微微亮着的,是城市的路灯或广告招牌,但因为太远,城市中的光,看起来像是一些不眠的眼睛,幽微如星。

路开始爬坡,我持着手电筒攀登阴暗面,只有往上浮升,气球才可找到自由的空间,我呢,才可看见另一些等待着我发现的光。也许,前方的黑暗如壁,我穿壁而行,但在我的镜头里,前方的黑暗如洞,我朝着洞口前进。手电筒的光往前一照,出现了LOMO相机都会有的暗角效果,我要是能照见什么就好,但一切空无。我索性关熄手电筒,仅凭借感觉,一步一步向前踏进。眼睛是会慢慢适应黑暗的,经过一段时间,前方的景物就像负片一样,黑色或灰色的形状交错构成了我作梦的画面。我希望赶快走到我熟悉的山巅上,打开夜的黑匣子,放飞张着小翅膀的生物微光,到大地的上空去。

然而,所以晨光一出,大地会苏醒,摄影者的镜头会寻觅光的领域在何处,趋光而去。光投射到某一个空间,其涵盖范围愈小,光愈珍贵,它会成为画面的亮点,所以像暗室微光、薄暮微光、森林微光……等等光量少的空间,拍摄出的景物虽然大半被黑暗遮掩,但反而形成了想像之美的画面。景物,在光的界内是出现,在光的界外则是消失。大多摄影者,都在追求界内的光,我则喜欢隐藏在界外的暗影里,跟消失的景物融合在一起,然后进行的摄影方式,是以大面积的暗影对望着小面积的亮光。

我喜爱微光或是弱光,它可以象征困境中出现的一点点希望;我会一直凝视微光中是否出现了生命的迹象,例如:从裂缝间长出的新芽、列队去搬运食物的蚂蚁、正在努力织网的蜘蛛、……等等,因为微光,那些细小和孤独、弱势的生命才会被注目和重视。终于到达山坡地的顶端,那里的暗黑增添了空旷感;我坐在暗黑里,等待着晨曦出现的刹那,又想起你的诗句:「我凝视这一片小小的阳光/像凝视一个黑暗的出口」,终于明白,微光是属于黑暗的出口,并不属于白亮的,在白亮的世界,人们容易忽视了微光,微光几乎是不存在的。我正是在暗黑的人生里找着出口,给我一点点一丝丝微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