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彥/宮崎大地震 他山之石

灰犀牛终于来了!预期中的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终于在八月八日下午引爆,震央位于日本九州宫崎县东边外海,震源深度三十公里,地震规模七点一。日本气象厅担心这个强震是个初震,是一个新的强震周期的首发。日本人一直担心的「南海海槽」大地震一来就先声夺人,后续还有更多「主震」,可能引发日本陆上的直下型地震,甚至富士山活火山大爆发。事实上,江户时代(公元一七○七年)南海海槽的地震引发了富士山的「宝永大喷发」,火山口至今仍清晰可辨。

日本早在上个世纪七○年代已经确认南海海槽是一个大型地震多发区,科普教育与地震避难的演练深入人心,人人自危,甚至催生了「日本沉没」的电影与动画。

二十五年前我担任「海洋钻探计划」的「科学导引与评估」委员时,曾多次参与论证日本申请主导后续国际海洋钻探的科学目的,他们的主要诉求就是要建造一艘新型的海洋钻探研究船「地球号」,在日本外海八千米深的海沟钻到海床下七公里深,目的在于直捣黄龙,研究该海域的大型逆冲断层的孕震构造与机制。后来日本成功加入,与美国及欧盟共同主导二○○五年开始的新一轮「国际海洋钻探计划」,台湾因缴不起巨额会费,也就因此退出。二十年来,新建的「地球号」始终没有离开日本周边海域,因为他们目标明确,也因为日本经济不振,没有多余的经费让她远航,只能「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二○○九年我们在台湾大学建立了高解析度岩芯扫描实验室,我指导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成为台大海研所的助理教授。近五年来他曾经多次应邀到日本相关的科研机构协助,也参加了「地球号」在日本东部外海的钻探,取回多管高品质岩芯,对于以往大地震所造成的海底「土石流」的年代、频率与规模已经有初步的成果,也提供了日本政府「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作为推断未来地震发生的机率、周期与规模的基本资料。

根据二○二一年他们发布的「长期评价」,南海海槽未来三十年间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机率会发生规模高达九点一的地震。

日本二十多年来的大投资是面对其地震巨灾宿命的积极迎战,是「无力之力」的沉着布局。「地球号」除了是一个高科技的最新装置,也是一个科技平台,吸引全球顶级专家一同探究孕震机制,并解读古地震的历史,我的学生可谓「楚材晋用」,但在台湾附近海域他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台湾也是地震之乡,今年四月的花莲大地震似乎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地震周期?答案飘在风中!因为台湾东部外海并没有像日本一般的深部钻探,我们的科技部与国科会经常改组,举棋不定,当今之计,似应考量如何为台湾地震未雨绸缪,趋吉避凶,东部外海、南海北坡、冲绳海槽都需要深部钻探!

(作者为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