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红军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有军人转业,其性质与建国后不一样

我在上一篇历史文章里,提到革命军人在1947年转业到地方的事,一些网友抨击我,说我不懂历史,解放前哪有军人转业的?

我很无语,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很多历史的爱好者不一定知道。

转业这个词语是建国后才正式有的,但在建国之前,称为革命工作的调动。

军人转业,顾名思义,就是从原先的军队背景,转行到其他领域。其性质的划分也是在建国后,但在建国前,划分得不是很明确。

在我党的红军时期,由于作战条件艰苦,经费来源很弱,主要靠打土豪和共产国际的援助,海外侨胞的援助并不多。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彪打了平型关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士气,这时候才有了社会各界与海外侨胞对八路军的捐助。

1930年,由于中央苏区的发展,以及国民党的封锁,苏区的盐、布、西药、煤油等生活物资被严控,这个时候就迫切找到与国统区的路子。

毛泽民作为中央苏区的财神爷,也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他看好赣南的钨矿,从红军队伍中抽调人手进去矿区,把红军战士临时变成矿工,然后用生产出来的钨钢与陈济棠做买卖,解决了红军药品和食盐等生活物资的问题。

那些在矿区工作的红军,其实就是转业,后来的几次反围剿。他们都没能走上战场,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后,他们留在当地保护钨矿,绝对大多都惨遭不幸。

再来说一个红军高级将领转业的事例,红16军首任军长胡一鸣。1930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根据党中央指示,把湘鄂赣边独立师和红五军第一纵队,与修水、平江、铜鼓等各县赤卫队合编成红十六军,胡一鸣担任军长。红十六军编成后,随即配合红五、红八军向长沙进攻。7月27日晚,红军一举攻克长沙。由于国军疯狂进剿,红军不得不在占领长沙的情况下撤离,随后又第二次展开进攻,在这一次进攻中,红十六军军长胡一鸣由于作战不力被撤职,他甭可以留在军中,但主动提出回乡去革命。胡一鸣回到老家慈利县溪口镇阳和乡继续革命,期间动员了很多年轻人参加红十六军,此后都从事地方工作。如果他一直留在队伍里熬到解放后,最起码也是妥妥的少将。

把政工干部转到地方从事人民政权的巩固,红军时期的各大根据地,也都是这样做的。在主力部队转移后,国民党和还乡团冲进根据地,最惨的就是这些地方上的干部,很少活到建国后的。

再来说一种情况,博古的弟弟秦邦礼,原先是属于中央特科的,在上海以开店的名义做生意,从事地下工作,还曾经护送李德到苏区。

如果从编制上去理解,特科与军人的性质是一样的。

1937年抗战爆发后,陕北的经济吃紧,迫切得到国际援助,于是商议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秦邦礼成了不二人选,他携带两万美元去香港,由于香港的情况特殊,不能打出类似“八路军办事处”那样的牌号,以贸易的名义设立“联华公司”(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华润)。秦邦礼的工作主要是贸易,负责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中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持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不参与情报工作。

因此,秦邦礼从原先的特科业务,转为红色商人的业务,也是一种转业。八路军后来在香港设立了办事处,由廖承志管理,主要负责把上海的民主人士转移到香港,另外开展新闻与谍报工作。

再来聊聊我上一篇文章被网友抨击的1947年前后的军人转业,其实1947年前后的从正规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在当时是一种现象,其性质与红军时期扩红差不多。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和游击队占据了一些地方,从军队抽调人手,对地方政权进行巩固,展开土改工作。这时候军人转业的性质,比红军时期要明确得多,主要是宣传革命思想、土改、号召和动员青壮年参军等等。鲁西南的一场孟良崮打下来,很多村子只剩下寡妇、老人和孩子。

那些在地方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很多人都被国民党和还乡团所杀,也有的逃过一劫。

在潍坊,有一个曾经与吴克华将军一起共过事传奇人物,叫林瑞伍,1931年参加革命,曾经担任八路军团长,抗战胜利后不愿去东北,1946年转到地方,成立北海海防大队,担任大队长,维护北海的革命胜利果实,几次出生入死差点被国民党和土匪所杀。1948年潍县解放之后,林瑞伍成为一位民政工作者,如果他一直在军队,建国后好歹也是大校。

1949年开始,随着人民军队打下的地方越来越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政工干部也越多。

1950年开始,陆续有军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包括回原籍),但随后不少人被重新征召,去到朝鲜战场,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出现了大批的军人转业潮,军人转业的安置问题一度令当地政府部门头疼,不过在党的号召下,绝大多数战士选择了回乡务农,即“放下枪支拿起锄头”。

从六十年代开始,军人转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