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侵害商业秘密”实锤,吉利汽车胜诉获赔6.4亿余元能否拿回来?
新快报讯 近日,吉利汽车与威马汽车那场21亿元天价标的、令行业震惊的侵害商业秘密案,最终以吉利胜诉落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披露的信息,威马汽车被判赔偿吉利汽车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约6.4亿余元,这一判赔数额创下了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历史新高。同时,威马汽车及其关联公司在侵权赔偿范围内,被要求销毁或移交所有涉案技术秘密的图纸、数模及其他技术资料。
据了解,吉利控股集团下属公司近40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先后离职赴威马汽车及其关联公司工作,其中30人于2016年离职后即入职。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发现威马汽车旗下多家公司以上述部分离职人员作为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利用涉案技术秘密申请了12件实用新型专利,且威马汽车在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或合法技术来源的情况下,于短期内即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汽车。最终,吉利控股集团以“侵害商业秘密”的名义提起诉讼,索赔额高达21亿元。2019年9月,该案件首次开庭。彼时,威马汽车曾表示:“威马汽车没有任何侵权行为,我们对赢得这起诉讼非常有信心。”
威马汽车于2015年成立,其创始人沈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吉利任职期间,沈晖带领吉利团队完成海外并购沃尔沃汽车,并负责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落地。相应地,威马汽车的多位高管也都有过在吉利汽车或沃尔沃汽车任职的经历。
目前,沈晖已近半年未公开露面,其个人微博账号最新一条内容发布于今年的1月8日。与此同时,威马汽车现负债203.67亿元,已经进入到破产清算程序。因此,吉利这6.4亿余元赔偿是否能够拿得回来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话题。
有业内人士称,吉利汽车在此案中的胜诉,不仅是对其知识产权的一次有力维护,更是对其原创自信和尊重原创精神的一次显著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行业,有关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和纠纷并不在少数。例如有相关报道称,2016年捷豹路虎起诉江铃汽车公司,指控该公司的陆风X7车型涉嫌抄袭路虎揽胜极光的车型设计,而捷豹路虎花了3年的时间才打赢官司。
对此,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创业初期通过高薪聘请传统车企高管或研究员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产权及相关内容是很常见的,但也意味着有可能发生知识产权泄漏的问题。“这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太快,而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没有跟上脚步,所以相关问题逐步暴露出来了。”他说。
张翔还强调,类似的知识产权纠纷并不是中国市场才有,放眼全球各大车企都多多少少存在着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甚至不只汽车行业,各大行业都有类似情况发生,建议各大车企在高薪聘请高管时也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