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坛 柯卫军作品:石砭峪
蒲峪三官庙西边的山脉如大佛合实的手掌,在此张开了一道指缝,为太阳打开通道,三官庙每天可以更长时间得到太阳光束眷顾,接受来自天庭的沐浴,接收来自天国的讯号,反射着天空的光泽。这道指缝叫石砭峪。
石砭峪和蒲峪峪道连接处以断崖的面目出现,断崖处常年挂着瀑布,瀑布隐于一米宽的石槽之中,快要汇入蒲峪河时,才以一股细流的面目示人。站在蒲峪峪道眺望石砭峪,它像天上人间,神秘地封裹着自己。
要想投入它的怀抱,需要有攀岩的能力,攀上几米石岩,然后走上八十五度倾角的沙土坡往上攀登一百多米,左转进入灌木林,自已林中找路,摸索前行。
峪内峪道被比人还高的蒿草、灌木林、滕蔓占领。我姐却说,峪道内原先是一坪一坪非常平展的农田。二十年前,这里有她家的责任田。姐夫说他每年春季,会从三官庙前的家里一背筐一背筐的背着猪粪,去石砭峪地里施肥。别说峪道里羊肠山石路弹拨着负重的双脚会让人精疲力尽,仅负重攀岩,爬沙土坡那段路就会让人望而生畏。我第一次去石砭峪,没有任何负重,拄着登山杖,轻装上阵,过了石岩,气喘如驴爬完沙土坡便大汗淋漓,衣服湿透,大腿面和小腿巨烈疼痛了。
石砭峪五十年前住着一户人家,后迁到蒲峪峪道居住。五十年以前,这里的草屋曾迎来婴儿呱呱坠地,炊烟把脉着生活的气息,一盏煤油灯引领山林中挖药人的回家路。五十年,二十年,这里就已在活着的人面前沧海桑田,换了模样。
荒草疯长的梯田
丢弃了哞哞的老耕牛
草屋已断绝了踪迹
穿黑棉袄靠山墙晒太阳的那群人
早就隐匿了呼噜
一树亮红的柿子羞红了树叶
攀爬于各个枝头的孩童
己永久出走
屋后的山
门前的溪
模样依旧
记忆的炊烟
纵使用回忆的魔笔
再也画不出它袅袅的轻盈
纵使我想牵住鸡鸣狗吠的缰绳
月光不再打量火坑
灌木荒草溪流
上古鸟鸣
游走的风
共酿一山寂静
沙漠古国,消失后被黄沙吞噬,面目不再,亘古地死寂着。山里小村废弃了人,要不了数载,就会树木蔽日,藤蔓缠绕,花开鸟鸣,彩蝶飞舞,不再等待任何人。它的繁茂,只为植物和动物整理王国。大自然覆手翻云中,一座凝聚着父辈血汗的老屋就彻底断绝了和人间的联系,不留一点痕迹示人。
石砭峪前段三百米收缩成三米多宽的峡谷。峡谷幽静地以自已的秩序存在,石崖侧立,溪水或钻石缝、或漫乱石、或瀑状倾泄,绿苔覆盖着溪边形态各异的石头,枝丫虬曲又零散的古树或粗壮或如盆景般大小,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溪流边,天然无雕饰,却能让古今水墨大家汗颜。峡谷那么静穆美好,能够吸纳人世一切喧嚷和叫喊。
静坐小溪旁,我就像一只离群的鹿,不再关注沧海桑田白驹过隙,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关心红尘万丈,把自己和溪边小草、枝上翠鸟、一闪而过的黄羊一样野放。
翠鸟是造物神放飞的精灵,不知疲倦地在枝头跳跃,在林间飞舞,在深山里歌唱,自顾自的大自在!黄羊撒下蜿蜒的黑灰药丸,把登山前烦躁的我和黄金弥漫的山林一起治愈。只有寒鸦在粗枝大叶的林间,无助地摇晃,沉默,又竭斯底里地狂叫一声,又是长久的沉默,分明是一颗潦草的灵魂,渴望卑微的眷顾。
溪边一棵榆树举着几枝细小的枝条,却盘扭着硕大光滑的树根,如女人健硕光滑的大腿,我轻轻地靠上去,在湿漉漉的水汽里,和溪水细碎的浪花里,谛听生命的暗语。
【作者简介】柯卫军,男,陕西华阴人。诗歌、散文作品刊发于《延河》《天津诗人》《山东诗人》《中国诗人》《当代诗人》《蓝盾》《人民公安》《陕西诗歌》《安徽诗人》等三十余家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