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时期赔偿初估277亿元 未划底线金额恐再增

228事件等白色恐怖案例造成许多家庭悲剧,被害人及家属的伤痛亟待平复。(图/图为228纪念公园,报系资料照)

国民党威权时期发生二二八事件和不少白色恐怖案例,不少左倾、台独人士以及无辜民众被抓进监牢,惨遭杀害者不在少数,许多因冤狱和假错案受累的民众及家属,长期蒙受国家暴力和社会歧视,身心严重受创,政府从1995年起陆续通过《二二八事件处理及补偿条例》(后更名为赔偿条例)、《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等法案,支出超过75亿余元,希望能平复伤痕和创痛,但这还不是赔偿的终点。

由于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时期相关资料不够完备,有些资料因年代久远湮灭、甚至被刻意毁损,导致许多被害民众及家属因资料不足,无法主张回复名誉和申请赔偿。立法院2022年5月三读通过《威权统治时期国家不法行为被害者权利回复条例(简称回复条例)》,由内政部编列100亿元赔偿金和4200万元业务费的公务预算设立权利回复基金会,扩大处理赔偿及权利回复相关事项。

上述由行政院和内政部新设立的权利回复基金会,全名为「财团法人威权统治时期国家不法行为被害者权利回复基金会」,今年2月18日由行政院长陈建仁、司法院长许宗力等人举行揭牌典礼,力拼在本月底、也就是228和平纪念日前核定第一件申请案,希望让步入迟暮之年的政治受难者及家属在有生之年回复名誉并得到应有的赔偿。

副总统陈建仁(左4)、司法院长许宗力(左3)等人共同为「财团法人威权统治时期国家不法行为被害者权利回复基金会」揭牌。(图/黄鹏杰摄)

根据《回复条例》规定,白色恐怖期间受死刑的执行、遭击毙、缉捕致死、凌虐致死或失踪,赔偿金为1200万元。如果家属先前已申领白色恐怖赔偿金600万元者,可再申请600万元的差额赔偿。至于受逮捕、拘禁、拘提、羁押或拘束人身自由的裁判或处分,赔偿金以核定的赔偿基数乘以对应的每基数赔偿金额(12万元至17万元)计算。

据了解,行政院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已于2022年5月解散)曾估计,未来至少有1万4000件可请领相关赔偿,初估总赔偿金额约277亿元,内政部今年先编列100亿元赔偿金,后续将由政府预算支应。

对于合理赔偿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案件被害人及家属,社会大众多表支持,也对因冤案和假错案入狱坐苦牢的被害者及家属寄予无限同情,希望法律的通过和基金会的设置,能稍微填补他们和家人失去的宝贵生命、自由及身心创伤,不过对于应该赔偿多少才算合理,各界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赔得不够,也有人认为国家财政困难,应有合理限度,到底赔偿门槛和认定标准应该画在哪条线,未来是否仍持续追加赔偿金额,仍有待由政府设立明确标准。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