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融合成了众多行业追捧的数字化架构?

超融合是一种基础设施架构或解决方案,它集成了虚拟计算资源、存储设备、网络等多个关键组件于一体,并由软件定义和集成化管理。在这样的架构环境中,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但具备了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系统通常包括服务器节点、虚拟化平台、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等,它们紧密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易于管理和扩展的整体。超融合系统提供了简化的部署和管理过程,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性能,并且可以通过集中化的控制面板来管理整个系统。

IDC 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超融合市场同比增长 3.2%,市场对超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依然强劲,推动中国超融合市场在未来 5 年保持 7.2% 的年复合增长率,远超传统存储阵列;2027 年,超融合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31 亿美元。

唯快不破的数据大爆炸时代,超融合应运而生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着快速、便捷部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超融合成为这些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思考方向。

根据IDC 针对IT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核心数据中心支持的商业智能化,包括数据分析、物联网、安全应用和大数据业务,以及数字化优先、流程和运营优化将工作负载推至边缘位置,都推动了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增长。

青云科技云易捷产品经理曹振对钛媒体表示,超融合架构目前已经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以工业、制造业为例,工业互联网作为当下中国重要的数字技术发展方向,是推动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曹振表示,一套全栈+信创+云原生+工业级的技术底座是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套技术底座可以完全通过超融合架构来逐渐升级打造。以超融合架构为技术底座,适配国产信创设备,原生集成容器云平台,适应业务系统微服务转型。最后介入中心云,实现统一的总部到分部管理。”曹振如是说。

三大优势,满足当下企业数字化诉求

而超融合架构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仅是“冰山一角”。超融合凭借自身架构的优势,在多个行业都值得被广泛应用。

总结超融合架构优势不难看出,超融合具备提高数据处理速度、优化性能、降低成本等三大核心优势,而这三个优势又恰恰满足了当下企业数字化的诉求。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等。超融合架构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处理和高效访问。

以滴滴出行为例,滴滴出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采用了深信服的超融合产品和服务。通过将多个业务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滴滴出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同时,超融合架构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也保障了滴滴出行的服务质量。例如,在春节等高峰期,滴滴出行可以通过超融合平台快速扩展资源,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其次,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动态管理和分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分配系统资源,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以邵峰水泥集团为例,邵峰水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用了青云科技云易捷超融合架构,快速搭建了一套云就绪特性的超融合平台,承载了专家优化、生产数据连接、智能物流等业务系统,初始规模为3融合节点,后期可平滑升级扩展,并且底层IT架构具有升级特性,可稳定升级到全栈企业云,且全栈企业云与分支云易捷还可以产生联动,组建具有分布式云特性的形态。

系统性能的提升除了在水泥行业得以显现外,对于金融业也有着重要的提升。中国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采用了某服务商的超融合产品和服务。通过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中国银行实现了快速部署新应用和服务的目的。同时,超融合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为中国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发展空间。例如,中国银行可以通过超融合平台快速推出新的服务产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超融合架构将计算、存储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空间占用,从而降低了IT基础设施的总体成本。此外,超融合架构还提供了自动化的管理维护功能,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同样以邵峰水泥为例,曹振表示,除了IT弹性升级的需求外,邵峰水泥有着运维难的痛点,“以前IT平台是计算、存储、网络分开管理,一旦遇到运维故障,需要管理员分别登录不同的管理平台进行问题排查,整个过程是在是麻烦,无形增大了业务停机的时间周期。”曹振指出,“而超融合的架构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让企业运维管理成本降低。”

超融合是一块“大蛋糕”

综上,超融合架构已经成为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支持。

而企业对超融合架构的青睐也让众多科技服务商在此深耕布局,国际上包括Cisco、Dell、HPE、Nutanix、VMware等在内的众多龙头企业均在超融合领域有较强的竞争力,立足国内,包括华为、联想、深信服、浪潮、青云科技、安超云等在内的众多云服务商也都有相关产品布局,可以说,超融合对于这些科技服务商而言是一块“大蛋糕”,所有厂商都想分一杯羹。

据IDC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超融合整体系统市场规模达到 62.48 亿元人民币,此外,超融合软件市场占有率明显上升,市场规模达到 8.11 亿人民币,接近 13%,推动整体超融合市场保持平稳增速。这个增速虽然不算太快,但从近年来的数据不难看出,超融合市场一直在有序的增长。

而随着越来越多行业对于超融合架构的“认可”,采用超融合架构进行数字化转型,也让超融合的市场“蛋糕”更大,进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厂商布局。曹振对钛媒体表示,以青云科技云易捷超融合用户群体来看,目前主要行业用户有制造业&民营企业:煤矿/水泥厂/高铁/高速。医疗行业:二级、三级(甲/乙);金融行业:农信社&民营银行等。

不过,企业在应用超融合架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时,也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一个是,企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超融合解决方案。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

另一个是,要时刻关注业务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保持超融合架构与业务需求的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