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2024开运帖
第432篇原创文章
突然发现,截止上周一,我这个小小的公众号已经建设了整整七年!人类最难熬的七年之痒被我熬过去了,给自己鼓掌~
从最初的每周二更,到后来一周一更,断断续续也累积了四百多篇原创文章,加在一起不知道有多少万字,都是我自己一笔一划敲出来的。仔细想想,能坚持下来也是真的不容易。隆重感谢一下我的电脑、双手和双眼,辛苦这三位挚友啦~
很多人都以为我的公号有专属小编。No,木有小编!唯一的小编就是我自己。所以,任何排版啊、字体啊、措词啊、内容严谨性啊……等方面的不尽人意,很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一直以来的包容和指正。
作为一名临床工作者,所有科普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是秉承白衣的职业热情免费分享给大家的、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如果其中某一条刚好能对您和您的亲友有帮助,那便是我无尽的喜悦和福报。
今天这篇,引用几个发生在我工作和生活里的小故事,跟大家聊聊看似简单、其实庄重的生命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你们在留言区分享共鸣或体验。
故事一
14岁男孩,身高1米7多,体重110公斤,血尿酸值760多(正常上限值的2倍),胰岛素抵抗。医生建议用药和减重,减慢或避免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在营养门诊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从小学开始,家长就因为过于心疼孩子,总怕“营养不够”,给孩子吃了太多大鱼大肉和高糖高脂的食物。在这次发现高尿酸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后,才刚刚戒了几乎每天喝的甜饮料……
为了减重,孩子自己这两周把嘴管得很严,恨不得天天吃素。我忍不住念叨了一句“这可怜孩子”,妈妈立刻眼泪就下来了。
我想,若真的早早就发展成为“三高”,妈妈一定会更难过。
故事二
跟一个精通易经八卦的朋友聊闲天儿,从他的专业角度探讨因果(此处我们不讲迷信哈,只是引出后面的内容)——做错事却不自知或否认问题出自自己,不去纠正错误,以后的命运会受影响吗……
最后的结论就是:老天可曾饶过谁,老来得福才是真的有福。
再然后,我话锋一转,跟这位朋友说:所以,请在年轻的时候减肥!(他最近想减肥却总减不下来)
朋友:有点道理……
故事三
朋友的儿子,胆结石,犯过几次胆囊炎。本来一直很注意饮食,前段时间由于缓解得比较好,放松警惕“嗨”了一大顿。结果,再次发作。愣是被一个直径3毫米的小石头堵住了胆管,白细胞蹭蹭蹭蹿到三万多,差点儿就手术摘胆!
好在他自带贵人运,找对了专家。最后有惊无险,小石头在胆管炎症退去后自己出溜回了胆囊。
但从这以后,超级自律,严格忌口,医生不让吃的坚决不吃。饭量虽然没减,但因为饮食脂肪大大克扣,愣是让一家子都跟着减肥成功……
这小伙子现在吃饭计算食物量,逛超市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三餐这叫一个健康!
故事四
某天,门诊来了一位外籍患者,八个月前他住院期间,我曾给他做过结肠部分切除术后的详细饮食指导。
去候诊区接患者,见到他的瞬间,我愣了2秒钟,又犹豫了2秒钟才敢叫他名字——不到1年的时间,他的头发都白了,额外还多了稀疏的白胡子,脸也不及当初饱满。
他的年龄比我大1岁,出院前的样子,我还有印象:高高大大精神矍铄,一头黑发……我甚至记得跟他说要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时,他满脸小孩子般的遗憾~
故事是,他后来因为肠癌做完了化疗。而他自费来营养门诊找我的原因,是想确定他当前的饮食还有什么应该调整改善的地方。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身体尽可能健康”。
沟通后,我发现,他已经极致地自律,无论饮食、运动、睡眠。我可劲夸他,他说“我没有选择呀,这难道不是我必须做的吗”。在帮他做完饮食建议后,他甚至问我在哪里才能掌握到靠谱的营养学知识,毕竟网上的说法鱼龙混杂。虽然他不准备成为像我一样的专业人士,但他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专业装备的”。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今天就讲这些~
所以,为什么我们中的很多人,道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只是从字面上知道了道理,未能从根源上了悟。
人们总说知行合一难,认为知难行易。但其实,知与行,从来都是同时发生合而为一的。二者是一体的,而非分离分割。如果未能执行到位,只能说明其实并不知。
举两个生活中非常浅显的例子: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不能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冲进熊熊大火,也不会把自己的手直接伸到炉火里试温度。因为见闻过或体验过被火燎伤甚至大面积烧伤的可怕。
若非神志不清、或极为特殊的紧急情况,几乎没有哪个司机会主动闯红灯,因为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扣钱又扣分。
大家看,这样的知行合一难吗?
但是,当我们提醒/劝说大家少抽烟、少喝酒、别吃夜宵、早点睡觉、多做运动……这些最简单的事儿,为何往往收效甚微呢?因为:由这些行为累积导致的对健康的不良影响,短时间内还没有在自己身上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换句话说就是:还没让自己因此生重病,没有因为这些“疼”过。
这也是为何很多声称戒烟会折命的老烟民,几十年的烟瘾在装完心脏支架后立刻戒得干干净净!而但凡被痛风石或胆结石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以及心脑血管梗塞事件后遭遇过偏瘫的患者,都老老实实听医生的话,再不敢胡吃海塞……
种因得果,人生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功课;
身安心安,人生最终的也是唯一的目标。
不仅仅是疾病与健康,生命中的林林总总,都是同样的运行逻辑。我们如果可以带着觉知去生活,带着敬畏心去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们,就能避免很多因为无知、盲目、任性、傲慢等等原因吃错的饭、走错的路、做错的事、说错的话、伤错的人......就能让身体和心灵都可以安宁自在,不让未来的自己因为既往的失误而后悔。
医者,不敢说有大爱,但至少有颗妈妈心,偶尔甚至圣母心泛滥——不愿意看别人现在和/或未来受苦。特别容易基于职业习惯劝说大家不要这样避免那样,说多了难免招人烦,容易给人一种“不让享受当下”、“限制个人自由”、“好为人师”……的印象。
但其实,只有当过医务工作者的人才懂这其中的善意。
以我这个专业为例,作为一名兼顾门诊和住院的临床营养师,要面对的患者,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满头白发的百岁老人——跨越了生命的全年龄段。涉及的疾病种类,涵盖了内外妇儿肿瘤等各科。常常是前脚刚看完一个生机勃勃的小生命,紧接着就要去帮助一名因为恶疾就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成年人。
诊室病房里,循环往复上演着人生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因了这些生命的故事,我们这些医疗工作者,才有机会提前知晓什么叫“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所以,我感恩我的每一名患者。他们是我最好的老师,不仅帮我学习巩固积累了专业知识和经验,还让我早于自己的生理年龄懂得了太多生活与生命的哲学。
今天,我想把我有限的体悟,作为七年礼物分享给大家,它们都是我的那些病患老师们已经替大家经历过的伤痛和教训。如我篇头所说,如果刚好能对您有帮助,那便是我无尽的喜悦和福报。
知行与身心,紧密相连。知行合一达成的越多,身体和心灵越能自在。心不安,会让身体出现诸多不适;身不安,会给心灵增加太多负担。人这一辈子,不过就这些道理。真懂了,未来的你我行至耄耋皆无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或恐惧触动、或舍不得触动、或不知道可以触动的“舒适区”——我们最害怕改变的、往往是最影响我们照见智慧、遇见更多精彩和可能的阻碍。改变,常常需要莫大的勇气。然而,一旦开始改变,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可以更美好更自信!原来我们身上自认为的缺点,其实是命运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2024年即将拉开序幕,如果你愿意相信我这一席话,不妨尝试轻轻触碰一下自己的舒适区。无论是每天多走10分钟、多吃一口蔬菜、少抽一根烟;还是多读几页书、早睡一会儿觉、多学一门新技能;亦或是去修正自己曾经说错的话、做错的事、伤错的心……未来的你们,一定会感恩当下勇敢而智慧的自己!
谨以此文,感恩陪伴我七年的你们。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与信任支持,愿你我都能健康、喜悦、自在、安然!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记得给公号加 ⭐️星标哦
否则可能随时找不到我
遂谦碎碎念
种一棵树,
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小屋主人简介
刘遂谦:澳洲DAA认证注册执业营养师(APD),中国营养学会认证注册营养师,澳洲DAA及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悉尼大学临床营养学硕士研究生(MND),同时持有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儿科营养研究生课程证书,临床营养师,科普工作者,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关爱孕产妇健康公益活动专家团成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营养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婴幼儿辅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Krause营养诊疗学》等译著的翻译委员,众多杂志及媒体营养专栏作者,曾主编过五套母婴类图书,著有《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一书。17年面对临床老幼孕产病患,认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医者帮助和疗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们一起努力。
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台:Liu_suiq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