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管基金怎么用在刀口上? 参考这两大碳费使用策略

▲ 环境部8月29日正式公告碳费三子法,宣告台湾正式迈入碳定价时代。(图/记者许敏溶摄)

● 陈志豪/顾问公司ESG专员

21世纪人类最大的挑战,就是因应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急速工业化造成的气候变迁,为了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际贸易规则也正在改变,这一趋势赋予净零碳排政策「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战略意义。

兼顾「环境」与「经济」需求,迈向永续发展的未来,这不仅是联合国长年的政策指引,现在台湾也已经跟上国际趋势准备征收碳费。对于如何征收、征收多少碳费,在近两年已经有诸多讨论,但如何妥善运用这么大一笔经费?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探讨。

碳费应优先用于最能减碳的「刀口」上

毫无疑问地,碳费是为了减碳而征收,也必须为了减碳而使用。这一基本原则可以推论出两大使用策略:第一、将资源集中到碳排放量最高的区域,如重工业城市高雄;第二,优先投资于大规模减排项目,例如碳捕捉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氢能炼铁技术等。

▲ 高雄是台湾的重工业城市。图为高雄大林蒲。(图/高雄市政府提供)

这与现阶段温管基金的运作方式相当不同,目前温管基金的主要项目用在:政府治理(国内跨部门合作项目、国际气候公约会议、政府各项永续资讯平台)、建构管理制度(温室气体盘查、登录辅导、强化认证查验)、国家气候调适行动计划(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的调查、协调、整合,以及相关科研工作)、推广永续家园/绿色观光/环境教育等等。

虽然这些项目对于永续发展各有贡献,但受限于预算规模,既有的温管基金业务计划多属于推动制度化工作或前置调研作业。再生能源的发电、配电设施,现阶段多来自前瞻基础建设预算,然而未来碳费开征之后,每年数百亿的预算,温管基金便有足够财务能量支持大型减碳计划。

笔者在前一篇文章〈善用450亿温室气体管理基金 让台湾经济跟上碳中和潮流〉曾建议过,温管基金应该投资企业研发、导入新科技。当时举例的商业减碳技术为:氢能的「产、输、储、用」,以及加入跨国光通讯平台 IOWN。这两种项目,一是攸关传统重工业的净零转型,二是下一世代电信技术。考量到经济现实,AI、ICT 领域的新技术更易获得全球商业资本与各国政府的政策资源挹注,笔者建议未来温管基金的业务计划,可以给予氢能、碳捕捉等净零转型关键技术更高的优先序位。

▲ 投资氢能炼铁这项「零碳」关键技术并不容易,但很值得投资。(图/记者高兆麟摄)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善用450亿温室气体管理基金 让台湾经济跟上碳中和潮流

大规模减排项目不只可以从民营企业着手,即便是独占的国营事业如台电,同样有机会从电网韧性角度引入环境部温管基金资源,甚至是将不同专案研发的节能减碳技术推广更多应用,就能让经济发展与气候治理变成双赢。

净零碳排的地缘性与业务单位的本位主义

即使有数百亿碳费收入,温管基金也不是取之不尽的金库,但庞大的经费定然吸引各单位争取资源。如果每个部门和产业都想分一杯羹,这将会稀释碳费的实际效益。

日前碳费审议委员会作出碳费开征费率应为300~500元决议,可推估碳费收入未来至少是数百亿之谱。现在环境部年度总预算仅近百亿、温室气体管理基金年度预算约为4~6亿元,面对总数可能超过300~400亿的碳费收入,环境部恐难以单独执行。

▲ 中央政府早已着手整合减碳工作,并有《2050净零排放路径》的 12 项关键战略作为政策指引。(图/记者屠惠刚摄)

不过,中央政府早已着手整合减碳工作,并有《2050净零排放路径》的12项关键战略作为政策指引。总统府的「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配合行政院国发会、永续会,以及环境部新成立的「绿色战略办公室」,一连串组织再造,让环境部不会有独木难支的问题。

比较可能产生问题的,将会是业务单位的本位主义。在地方、社区、园区层级,百亿级的温管基金无异于天降横财,每个单位都可以尝试用辅导、教育名义写计划请托,借此弥补原本的资源短缺,或是借花献佛做顺水人情。然而不同计划的重要程度有别,越是众声喧哗,越应该坚守原则。

即使能够协调不同单位的需求,由于实体排放源散布各地,政府有必要考量净零工作的地缘性。若能将资源先集中后零散地投放,就能更高效率执行高碳排工业聚落的减碳项目。中央在考量各单位呈递的业务计划时,同样应该秉持原则,将资源优先用在刀口上。

▲ 政府有必要考量净零工作的地缘性。(图/总统府提供)

高雄作为净零路径的重要实践场域

作为台湾最重要的工业重镇,高雄的碳排放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里集中了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高碳排的产业,因此将碳费收入的一部分优先投入到高雄的减碳项目中是最合理的选择。高雄的产业结构和能源需求,使得其在全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减少这些重工业区的碳排放,不仅有助于台湾整体碳排放目标的实现,也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净零转型缓冲。

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国际市场对碳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要求。随着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制造业若不加强减碳努力,将无法承受国际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在钢铁、石化等行业中,进行产业升级和碳排减量已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适合温管基金投资的具体案例,在高雄也很容易找到。例如中钢公司及工研院已在小港区建立全国首座「钢化联产」先导工场,在经济部技术处支持下,工研院与中钢共同验证的三项技术,包括:二氧化碳捕获纯化系统、自主触媒与制程转化化学品系统、电解水产氢系统。中钢与长春石化不仅受惠于新应用的减碳成效,先导工场累积的资料,亦有助于未来新技术的普及与突破,温管基金如能挹注后续计划,对重工业净零转型如虎添翼。

▲ 中钢太阳光电系统截至今年6月底的建置量已达100.1MW,期许2032年前达成120MW总设置规模。(图/中钢提供)

钢化联产、碳捕捉与储存(CCS)技术的应用,或是再生能源与韧性电网的建置,都具有强烈的地缘性。如果前述减碳技术使用的设施彼此距离太远,即使是较低碳排量的新技术,也会因为运输耗损产生出新的碳排放,反而不利于净零转型。

再考量到台湾「南电北送」衍生的区域发展失衡,政府宜以高雄港周边为优先试点,利用重工业的群聚效应投放转型资源,借此减缓南台湾的高污染与高耗能压力。这也符合净零转型中的「公正转型」目标。

权衡国际净零趋势的在地化实践

看向国际净零转型的先驱者欧盟,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在新任期提出的「洁净产业新政」(Clean Industrial Deal),就提议建立「欧洲竞争力基金」(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Fund )作为多年期财务框架的一部分,以支持欧洲重要共同利益项目(Important Projects of Common Interest,IPCEIs)。

台湾温管基金在获得百亿碳费收入后,同样有必要建立弹性且可持续的财务框架,以支持净零路径的12项关键战略。而这一整套财务框架,必须有清晰的优先顺序,集中于大规模减排的技术项目和碳排大户区域。这不仅是达成台湾减碳目标的关键,也是确保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台湾温管基金有必要建立弹性且可持续的财务框架,以支持净零路径的12项关键战略。(图/总统府提供)

21世纪人类最大的挑战,就是因应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急速工业化造成的气候变迁。尽管各国日益重视碳定价制度的设计与精进,包含台湾碳费制度在内,碳定价工具也只能做到温室气体总量管制,或是给予转型的价格讯号。如何活用碳定价成功推动净零转型,取决于这些资金后续是否能够「用在刀口上」,最大限度地推动减排技术的发展,甚至实践经济循环模式的变革,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保的双赢。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