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岁,在北京和县城无效相亲

作者|淘漉

编辑|江岳

作为中国超2.4亿单身人士中的一员,又年近三十,相亲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和家人生活中的母题。

国庆假期,就是我的KPI考核周。往年我都在老家疲于出席各种相亲局,但今年有些特别,因为没有买到合适的票,我前几天滞留在北京,后几天才回到老家县城。

当然,相亲项目依然是我的假日主题。只是,北京线和老家线双管齐下,一通操作下来,我完成了相亲KPI,结果依然单身。

作为资深单身人士,主动或者被动地,我早就听说了北京公园里那些著名的相亲角。比如,天坛的七星石,玉渊潭的留春园,中山公园的格言亭,海淀公园的河边小休息区等。就像农村大集一样,这些相亲角也是每周固定日期开放。

国庆假期第一天,我去了每周六开放的玉渊潭相亲角。一找到留春园,我就有点发慌:在这个放眼望去都是老年人的角落里,我显得格外突兀。这里有被花草树木环绕的石板路,有长长的回廊,有可供春日里吹笛演艺用的亭子。所有目之所及的这些地方,都聚满了老人,他们或坐,或站,统一的标识是身边都有一张A4纸。

相比之下,空手而来的我就显得准备不足了。好在,我还有一位单身女性朋友同行。

很快我就发现,作为无房无车无户口的普普通通的北漂女青年,我们在线上相亲或许还有些许竞争力,但在长辈扎堆的公园相亲角,毫无疑问,是要躺在鄙视链底端的。

结论来自我看到的那些A4纸。这相当于相亲简历,包含了各种个人信息,比如性别,年龄,学历,籍贯,是否北京户口,身高,体重,职业,收入等,基本上,一个人的前半生都在这里了。其中女性简历明显更多,而且,都很优秀。比如我看到的第一份,88年,硕士学历,互联网行业,年薪40万,择偶要求只有北京户口。

一位91年男孩的简历一度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知名院校毕业,互联网大厂,年薪60万,身高175,阳光帅气,有短暂婚史”。我正在犹豫“短暂婚史”自己是否能接受,很快发现这完全是多虑。对方明确要求:要有北京户口,至少也是城镇户口。

我,河南农村户口,非独生子女,北漂,自然是不在对方考虑范围内的。

后来的几场攀谈都证实了这一点。一位阿姨本来对我不到三十的年龄、本科学历、从事互联网行业这些信息都很感兴趣,她目光炯炯,如同发现了什么猎物,很快,提问也逐渐尖锐起来。

“你是独生子女吗?不是的话,你哥哥结婚了吗?”我感觉对方的兴趣明显降低了一些。

“哪里人?是城市户口吗?”听说我家是从农村搬到县城的,阿姨便完全失去了继续问的兴趣。我一转身,她便失去了踪影。

可能因为出没在相亲角的年轻人太少,那天我俩得到了很多目光关注。那种从上而下的打量,仿佛我们是个二维码,她们的眼睛是个扫一扫。但,也仅此而已。毕竟,相亲角的男性资料只有两成左右,“女多男少”的供需失衡,早已写定了结局。

来之前,我想象中的相亲公园场景:我凭借着一张老实敦厚、深受老人喜爱的脸,和大妈们话家常,聊烦恼。去之后,现实场景:我只是个过客,匆匆来,匆匆走。最大的收获只是认识到:自己这个“三无”产品找不到对象可能也是正常的。

我丢失在北京公园相亲角的信心,在老家县城倒是找了回来。

忘记从哪年开始,“每逢佳节必相亲”已经成为我家铁律。每次爸妈问我“放假你回家吗”,其实潜台词都是“能安排相亲局吗?”

我甚至总结过假期相亲的全流程,大概分为四个时间节点:放假前两周左右,介绍人安排男女双方加上微信,简单聊聊;放假前一两天,约定好见面时间、地点;到家第二天,双方吃饭约见;饭后反馈以及介绍人的后续跟进。一般来说,它们会精准地如同大厂里的项目推进表——除了不需要使用飞书这类的协同工具。

果然,这次也不例外。介绍人早早就开始追着我问假期是否回家——除了12306,她是最早知道我放假安排的。得知我只能在家待4天,她发挥起产品经理的精神,要把时间安排得一秒钟也不能浪费。

我被安排了3场相亲。跟男方加上微信后,介绍人会随时跟进我们的聊天进展,关心约见面的情况。一旦发现我态度懈怠了,她要么搬出曾经的失败案例提醒我如何避免踩雷,要么劝我“父母年纪大了,不要让他们操心”。有天早上6点半,她还给我发了一条短视频,“你不结婚,没儿没女”。

在这样的轰炸之下,麻木的我只能精神摸鱼。比如,在她连续给我发几条60秒语音介绍男性信息时,我只用微信转文字的功能,连蒙带猜看个大概。我获得了一些信息,又好像没有,因为我也分不清,她介绍的三位男士中,谁有房子,谁的哥哥姐姐结婚了,又是谁的父母工作不错。

但见面的环节终究是躲不过去的。10月2日晚上我刚刚到家,第二天中午,我就坐在了被誉为县城美食地标的一家主打烩面的饭店里。地方是相亲对象选的,他在老家工作生活。

我对一切流程已经轻车熟路。由于生意火爆,作为主餐的面要等到半个小时,就着一盘凉菜一壶热茶,我们断断续续聊着天。聊天内容我早就记不清了,只记得他一次次加水,用筷子夹起藕片,一小口一小口吃着,细嚼慢咽很斯文的样子。

回去后被家人询问见面情况,我答:“人不错,有想法,能说上话”。

第二场安排在晚上。其实县城的相亲局一般是半天,先吃饭,再开车在附近玩玩,但我想早早完成相亲KPI,便只保留了吃饭的安排。因为中午吃得太饱,第二场相亲饭局,我提议吃更加随意的串串。

这一次,我刚开始就想结束。看到他的第一眼,我的判断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打扮有些潮,还染了奶奶灰的头发,而我素面朝天,更像个学生的打扮,朋友开车,他坐副驾驶,我钻进后排时,脑子里冒出了很多女孩独自出门遇害的新闻。我握紧手机,想着一旦有事随时报警。

一路相安无事。到店后,他朋友走了。吃饭时我发现,以貌取人并不靠谱。我们都不善言辞,但在无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他在尽力引出话题。从性格来看,他简直就是男版的我。不过,那天结束后,我们也默契地相互都没有发送消息。或许不是不善言辞,只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联系吧。

相亲对象都不差,但都没感觉。我的相亲流水席,总是这样的状态。长辈们无法理解,好在也不强求。当我推掉了第三场假期相亲局,爸妈默许了。

无效相亲局参加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什么可受打击的了。

尤其在北京,大龄未婚的人太多了,“宁缺毋滥”是我们最好的借口。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城市对独居人士的友好度远远高于县城。最起码,无需承受太多非议。

消极相亲,是我对让人窒息的县城相亲局的抵抗——打着“为你好”的旗帜,似乎周围所有人都有权安排和推动。多年下来,我已经熟练掌握了“不拒绝、不接受、不负责”的渣女式相亲套路。这样既可以避免跟家人发生正面冲突,又不至于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当然我也清楚,能从相亲鄙视链的底端挪到头部,这份底气很大程度是源于“男多女少”的县城相亲格局——这正好与北京相反。

在县城相亲市场,女性远比男性要枪手。于是,在考察对象时,女方家长会考虑房子、学历、工作甚至对方父母收入和人品情况,而男方家长多数都不在意女性是否有工作,人贤惠,会过日子就可以。

不过,我已经能感觉到自己从县城相亲鄙视链头部位置滑落的风险。今年我就要30岁了,“上大学的结婚晚”这个借口,我很快就要用不上了。很明显,我在相亲市场上的标签已经明显变化:

显然,越到后面,介绍人需要往我脸上贴的“金”就越多。这都是年龄增长的代价。

在相亲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趣事。我所在的县城只有2所不错的高中,相亲的次数多了,匹配到同学的概率也越来越高,比如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却忘记了长相,或者因为追过你闺蜜而记得长相的同班同学。

另外一个神奇的现象是,凡是和我相过亲的,几乎都一个月之内在朋友圈官宣脱单了。一位去年十一和我相亲的男生,今年十一已经在朋友圈发布了10月6号的结婚邀请小程序。换个角度想,我好歹也是为国家贡献了一点结婚率——虽然新娘不是我。

那天在玉渊潭相亲角,有位男性在摆摊为自己征婚。出于好奇和一丝佩服,我们主动上前攀谈,并简单交流了个人信息。但在对方提出摘掉口罩的要求后,有点颜值焦虑的我还是礼貌拒绝,仓皇而逃了。

迈出这一步,其实很需要勇气。

北漂女生们在相亲市场的尴尬在于:一边是看不上的县城,一边是够不着的北京。把希望寄托在匆忙的老家假期相亲局上,不靠谱;在2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里,找到那个完全合适自己的人,也很难。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我的躯壳出现在无效相亲局,灵魂却在四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