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不喜欢这个女明星

最近我的种种不开心,都是林心如制片的《有生之年》治愈的。

这部剧想找个时间细讲。它很像男版的《俗女养成记》,被大城市撞到头破血流的打工人回到家人身边,才发现从前拼命要逃离的那些鸡零狗碎的日常,那些一粥一饭的温暖,最治愈人心。

目前它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8,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一个高赞评论是“愿意出钱请林心如一年制作100部片。

近些年林心如出品的作品越发稳了。

《华灯初上》,聚焦陪酒女群体。虽然内核有一点陈旧,但亮眼的服化道,创新的题材,都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目前这一系列在豆瓣上最高评分是8.1分,其他两季评分也超过了7。

今年3月份,由她担任制片并主演的悬疑剧《模仿犯》,仅上线一周,就飙上了全球电视剧剧集排行榜前十。以及当下这部豆瓣评分8.8的《有生之年》,都标志着林制片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前些年我还觉得林心如只能出品类似《倾世皇妃》之类的古偶玛丽苏,但其实她的触角早就延伸到更广泛也更深刻的地方,甚至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走得更远。

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林心如本人。

之前对林心如印象不怎么好。就算在她做制片人,做了几部很符合我审美的片子之后,我也一直在“片还不错”“人不咋地”之间反复横跳。

就在今年8月份,林心如还被骂上过热搜。起因一是女儿正面照被曝光,她发了条微博说网友不尊重隐私;二是她说更喜欢过2.14情人节,过七夕感觉像是过鬼节。难免让人感觉她是在针对大陆和大陆网友。

“情商低”一直是林心如的一个糟点。她似乎没有作为明星应有的八面玲珑,经常分不清场合,口无遮拦。

最广为人诟病的,就是在《康熙来了》上大讲周杰舌吻还有口臭。事情一出,周杰口碑跌到谷底,几乎直接断送了他的星途。

还公然说自己想做木村拓哉的小三,认为工藤静香是借子上位,两人迟早会离婚。当年看后真是倒吸一口冷气,觉得这姐太敢讲而且也太三观不正了。

后来她大婚时,霍建华全程冷脸,被网友解读为“霍建华是被逼的”。偏巧霍建华也不是个很八面玲珑的人,访谈时说“结婚后一夜醒来,粉丝群几十万人出走”,更坐实了林心如“逼婚”的事实。其实我觉得重点倒不是逼婚不逼婚,重点是大众的认知,大家就觉得林心如是配不上霍建华的。

除了情商不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她的颜值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算不上突出,还老得很快。演《倾世皇妃》的时候就格外显老。当然对于演员来讲老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本来就是一部古偶玛丽苏啊,作为颜值的唯一看点都没了还能看啥呢?

当年“还珠三美”中,相对赵薇和范冰冰,她个人资质似乎也平平。当时拍《还珠格格》的时候,因为林心如不够漂亮,哭戏也总演不好,拍摄过程中导演一度想把她换掉。林心如急得去找琼瑶求情,琼瑶担心节外生枝,才把她留下了。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年赵薇听说她要被换掉,还特意带她去吃了顿北京烤鸭。

后来《还珠格格》大火之后,跟乘势起飞,高歌猛进的其他两人相比,林心如似乎也属于没什么事业心和规划的那种。

张铁林访谈上讲三个女孩,范冰冰最不娇气“我们在坝上骑马,没有马鞍的马,冰冰也能骑,摔下来爬上去跟男孩一样”;赵薇最有个性,经常跟导演对着干;而林心如“特别乖”,张铁林跟她对戏的时候时常听不清她在讲什么,也不敢训她,怕她哭。

综艺《亲爱的客栈》里,更可以看到她随性、不认真的那一面。直接说自己“不想竞争,不追求结果,别让我太累就行”。

对比同时从《还珠格格》出来的赵范二人,林心如已经慢了不止一步。说做演员,但兜兜转转,依然没有跳出“紫薇”的窠臼,演来演去都是同质化的角色,演技也谈不上有多大突破;说转型幕后,但拍的几部片子,依然是古偶玛丽苏;拍了一个惊悚片,票房虽说还好,却是不容质疑的烂。

那几年大家很是嘲了她一阵子,不思进取,过气了,颜值崩了,谁也没想到她后面还有这么漂亮的牌,居然成了“还珠三美”笑到最后,且走得最稳的人——说起来命运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当你认为一切都成定局了,后面一定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

当然这“意想不到”也只是旁观者的“意想不到”。对于当事人来讲,可能只是默默耕耘几十年的一个结果。

看一下林心如这些年的成长轨迹,会发现她属于“一直在做一件事”的人。

她出身算得上很优越,上学的时候有很多选择,但她选择了去做艺人。后来她也反复提到“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是一种奢侈。很多人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自由,很多时候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喜欢这件事呢,还是不得不靠这件事谋生,或者只是靠这件事来获取利益和地位。但当你有选择的时候,就能分辨出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看得出林心如真的蛮喜欢影视这个领域。

当其他人都在开辟“第二战场”甚至“第三战场”“第四战场”,八面开花的时候,她一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地做演员,拍片子。

2009年,林心如成立了工作室,2010年跟于正拍了《美人心计》,剧集的爆火让她看到了古偶的市场,随后她踢开于正,自己搭班子,拍了《倾世皇妃》。

这部剧烂是烂,但赚了钱也是真的。包括后来的《京城81号》,2000万的成本,卖了4个亿的票房。她成立工作室初期,片子质量都不怎么样,但我猜她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原始资本,练就了把握市场脉搏的本事,以及,她一直有一个制作“真正好的剧”的野心。

2012年,她作为制作人和主演,拍的《遗忘》,入围金钟奖最佳导演、灯光及男主角三个奖项。现在豆瓣评分是8.1。

2014年的《16个夏天》拿到了金钟奖戏剧节目奖。

2017年的《我的男孩》也拿到了8.1分的高分。

2019年,她还去读了一个传播管理学的硕士,2021年拿到了学位。

从2001年《还珠格格》播出,一直到现在的这20多年里,她除了影视没做别的,专心地吃一根骨头上的肉。

她很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做演员不是第一流的,接不到自己想要的角色,那就自己做制片人,做自己想要拍的剧,再自己来演。

譬如她做《华灯初上》的初心,就是想要演妈妈桑,之前因为她长得太乖,没人找她演这样的角色。

印象挺深刻的还有,2017年,她在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中饰演单亲妈妈陈婧。当时她就有很多全素颜出镜的镜头,法令纹、泪沟和皱纹都清清楚楚,非常符合一个辛苦谋生的单亲妈妈形象。我当时看的时候是有点惊讶,正是“容貌焦虑”到达巅峰的时候,没想到还在靠古偶剧吃饭的林心如敢这么牺牲形象。

虽然电影评分不高,片中她的发挥也有限,但至少,能看出她在影视这条路上,是有敬畏,有追求的。她没有停留在某一处。

现在我也谈不上有多喜欢她,但她身上的这些特质,以及持久地做一件事的耐心,还是让我对她有了一点改观。而且看她这些年走过的路,会有一点感慨。

我们之前的“成功经验”,还认为世界应该是属于情商高的,八面玲珑的人,但在市场化越来越充分的今天,“八面玲珑”似乎越来越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容易成功的,反而是那种有股轴劲,几十年如一日把专业、把市场研究明白的人。以明星为样本也不难发现,现在活得最好的人都属于偏简单、执着的人,譬如周迅,譬如赵丽颖,譬如林心如。

人生不怕慢,怕的偏偏是太快后的脱轨。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能在一口“挖不出水”的井里坚持下去,可能还要靠个人兴趣或者毅力。毅力不是人人都有,靠兴趣则靠谱得多。当你享受这件事的时候,就会不那么在乎它到底能不能挖得出水。慢慢走下去,反而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林心如在事业上显得不那么着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用“出名”换取利益和地位的心思没那么重。她没有其他人看起来那么火急火燎的,但她坚持的时间更久,想得更远。

一个人底层的动力,是人做出选择的关键。那些动力刚开始时看起来并不明显,往往在一个又一个选择之后,人才会明白支配着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像是瞄准了不同的灯塔前进的船只,在不断对焦的过程里,因为目标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那些微小的选择慢慢叠加起来,让本来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人,慢慢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分岔口。

你可能会喜欢:

微信公众号改版一段时间了,没有被星标,头条就不再有大图推送的格式,我们容易失散。如果你曾经在这里感动过,经历过,请给我们加个星标。我希望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刚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