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開工儀式】王立柔/開口儀式2.0

图/siglooq

在这个流行「仪式感」的时代,仪式一词已引申为让自己做好准备、进入状态的一系列行为。而且,不必然是特殊的事务,很多日常活动也需要仪式。

像是说话。

说话涉及繁复的决策,决策却在不知不觉间形成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若要说话,必须由大脑下达指令,由肺部呼出空气。接着,这股气流会通过狭窄的声门,使声带振动而产生声波,再透过喉咙、口腔等共鸣系统放大音量……

但现实生活不纯然是物理定律的演示。作为社会动物,人会视当下的情境来筛选和编排资讯,并依据场合、气氛和谈话的对象来决定语气与遣词用字。从上次开口到再度开口,有太多变因会牵动接下来要说什么,以及该怎么说。

说话涉及繁复精妙的决策,这些决策却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形成,我们不一定会意识到说话也需要准备,长期下来,难免累积了一些恼人又不自知的习惯。曾在咖啡厅听见隔壁桌的闲谈,一位中年男士的口头禅是「我这样说你听得懂吗」,几乎每句话都以此收尾,同伴的脸色则愈来愈难看。我也采访过学养深厚的专家,其观点虽然精辟,叙述却略嫌冗赘,听在耳里的感受就像在品味美食时,也连带吞下许多小石子。

说话方式会决定沟通的效果,在各行各业中,对这一点最有体悟的人,大概非口译员莫属,因为他们领教过各种风格的讲者,接招之际,自己亦化身为另一个语言的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精确的讯息,且不能让听众感到负担。

我开始调整说话方式,正是拜研究所的口译课程之赐。虽非主修口译,仅选修几堂入门课程,但光是如此就受惠良多——上课时,同学会互相纠正咬字不清、冗词赘字、过度的回头修改、不必要或错误的连接词(说所以却没有所以的意思,说但是也没有但是的意思)、无意义的填塞词(呃、就是、基本上……)等,让表达更加流畅悦耳。

言谈的美感固然重要,却不代表要过度苛求细节

说话是需要打磨的技艺。但身为社交能量低落的边缘人,平常固定讲话的对象实在不多,要维系「最佳说话状态」并不容易。于是,我经常随手点开广播节目,利用短短几分钟的「跟述」,松动因静置太久而有些迟钝的口齿,同时让脑袋苏醒过来。尤其是出外采访、与人交涉前,跟述是我例行的开口仪式。

所谓的跟述,是以落后一个字到半句话的间距重复听到的内容,但并非只是机械化地模仿声音,思绪要确实跟上,即时消化收到的资讯,而且可以换句话说、摘要和去除赘字,稍稍转化听到的内容,让复述的版本变得凝练。假设听到的是,「那其实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这个喜好吼,去对甜度做一个调整这样子」,我会同步改成「大家可以依照喜好调整甜度」或「大家喜欢多甜就选多甜」。

今年八月受《露德知音》Podcast之邀,在节目上分享从前做过的药瘾治疗及爱滋感染者权益报导,也浅谈对媒体识读的看法。那是我初次进入专业录音室,自然又临时抱佛脚地「跟述」一番。可惜力有未逮,录音时仍自觉谈吐不够精简,内心暗暗皱眉。

回家翻阅日记,几个月前的一段经历倒适时提醒:言谈的美感固然重要,不代表要过度苛求细节。今年春天,我听了台湾首位女性棒球裁判刘柏君的演讲,她在成为裁判的路上遭到严重的性别歧视和刁难,回顾这段令人愤怒的经验时,她却发挥强大的幽默感,既诙谐又不失严肃地推动故事,从容牵引着全场观众的呼吸。如今回想,我根本不记得她有没有语病,只记得当时那种充满魔力的氛围,记得她亟欲传达什么的意愿淹没了我。

开口仪式的2.0版本于焉诞生。对我而言,跟述依然是必要的练习,或说是一种维持语感的保养。然而,除了跟随听到的内容,现在的我还会额外重复几遍:真正赋予言谈力量的,始终是值得传递的讯息,以及真诚而强烈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