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报越来越多 权威形象落漆

气象署若误报越来越多,将有损权威形象,后果更是由全民承担。图为中央气象署举行山陀儿台风警报记者会。(本报资料照片)

交通部中央气象署2023年从「局」改制为「署」,组织人数不变,但显然是被更寄予厚望。可惜的是,改制后的气象署表现平平,一般日若误报大家还不会特别计较,但在重要时刻给出相反的资讯,就难获得外界支持。

今年中秋节,气象署预测北部多云、无缘赏月,但当晚台北市民擡头却见到月光如水,与预期完全不同。这次山陀儿台风来袭,气象署示警台风将要登陆,结果全台民众睡了2个晚上,醒来都发现山陀儿还在高雄外海打转,台风假都放到心虚了。

台风假该放还是不放,一直是各县市首长的难题,赖清德总统一度被封为「赖神」,就是因为2012年天秤台风来袭,南台湾县市全部宣布放假,唯独台南市拍板不放,网路上骂声一片,隔天无风无雨,风向骤变让赖一战封神。虽然如此,赖清德还是在后来的梅姬台风吃亏,从神变回人。

在县市首长决策是否放假的背后,能获取数据的唯一来源就是气象署,而作为台湾最权威的气象单位,鲜少人会质疑气象署的分析,即使预测有误,也只能感叹一句「天有不测风云」。

这不代表气象署可以大意,当误报越来越多,磨耗的是气象署的权威形象,后果更是由全民承担,每天台风假经济产值就损失300亿元,气象分析当然要更加严谨,并且更虚心检讨,而不是让人看到菁英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