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农场提供11公顷废耕地 启动「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

「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22日及23日在武陵农场启动。(武陵农场提供/陈淑娥台中传真)

「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22日及23日在武陵农场启动。(陈淑娥摄)

「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22日及23日在武陵农场启动。(武陵农场提供/陈淑娥台中传真)

「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22日及23日在武陵农场启动。(武陵农场提供/陈淑娥台中传真)

武陵农场、雪霸国家公园与林务局结合慈心基金会与和泰汽车,22日及23日在武陵农场启动「樱花钩吻鲑栖地复育造林」计划,举办「植树造林 复育回鲑」活动,共同宣誓串联樱花钩吻鲑复育行动与愿景。该计划由武陵农场提供废耕地11.2公顷,和泰汽车赞助植树经费,预计明年底前完成1万3000棵树目标。

「复育回鲑」植树活动今日包括退辅会副主委陈晓明、林务局长林华庆、内政部营建署主秘王东永、雪霸国家公园处长张维铨、武陵农场场长方正、和泰汽车本部长刘传宏,以及慈心基金会执行长苏慕容等莅临,借由神圣植树仪式,在山河大地见证下,共同种下象征自然保育的希望之树,开启守护生态新里程。

武陵农场副场长胡发韬表示,农场对生态环境重视与守护,绝非一朝一夕,50年代农场成立之初,即由荣民前辈们成立「护鱼巡守队」,于夜间执行巡守护鱼,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国宝鱼「樱花钩吻鲑」,该支「护鱼队」极可能是台湾第一最早成立具有物种保育的「巡守队」,更扮演对国宝鲑保存具划时代的重要贡献。

从过去学者生态调查得知,30年代樱花钩吻鲑曾经活耀于大甲溪上游所有流域,后因各种因素于80年代全国仅存武陵农场七家湾溪与雪山溪一带,是牠们最后的归宿与保活唯一的基地。

武陵农场指出,政府后为更完善的守护国宝鱼于1992年成立雪霸国家公园,农场仍一秉荣民前辈守护国宝鱼的初衷,与国家公园共同守护国宝鱼与武陵自然生态环境,国宝鲑数量也从200多尾增加到1万2587尾,成绩斐然,农场倍感欣慰与荣耀。

林务局此次特别提供原生树种台湾红榨槭、青枫、尖叶槭、台湾苹果、枫香、青刚栎、森氏栎、台湾杉、山桐子共3230株,作为樱花钩吻鲑栖地范围植树复育工作。

东势处指出,自2002年起依据陡坡农用地及废耕拆除处理计划,持续收回梨山地区滥垦及占用土地,迄今总计收回393笔国有林地,面积426.28公顷;针对已收回之土地,同时盘点孔隙及劣化地,以国土保安为目标,原生适地适种为规划,持续加强复育造林,共计造林面积481.25公顷。

同时在樱花钩吻鲑复育栖地七家湾溪、罗叶尾溪及有胜溪沿线,于1993年起执行七家湾溪保护带造林计划,并于有胜溪沿线收回滥垦地持续规划造林,种植红桧、杨梅、青刚栎及红榨槭等树种,栖地复育面积共61.01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