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下水道是现代化都市指标 市府应加快脚步回应市民需求

市府为改善环境,致力推动后巷强制接管;减低河川污染、提高国民生活品质。(台中市政府提供/陈世宗台中传真)

污水下水道是都市现代化程度重要指标,亦为改善都市污染及环境卫生、减低河川污染、提高国民生活品质,提升水资源再利用的具体措施;台中市目前共有11座水资源回收中心,市府应加快脚步开办各系统集污区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率,方能回应29区市民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传统聚落房子的粪水、尿水等污水都排入周遭沟渠,今年2月间香港发生疑似新冠肺炎经粪管传播事件,香港专家发现住低层的患者自行改装排气管,与下水道没有密封,推测可能让病毒有机会回到厕所造成污染,不排除是病毒透过粪管传播,让传统聚落民众闻之色变。

水利局表示,台中市人口数超过280万人共97万余户,以往用户接管大都着重前巷接管,仅能完成6成的接管率;后巷因有增建物阻碍无法接管,污水直接排入侧沟让后巷环境肮乱恶臭。市府为改善环境,致力推动后巷强制接管,未来6年内将努力增加至35万户。

水利局指出,未来将加快市区、丰原、太平、大里区等污水建设脚步外,将开办台中港特定区、乌日及谷关区污水系统;各新建住宅兴建阶段用户排水设备审查区域,7月起将由现行须提报的11区,再增加丰原、乌日、大里、太平、潭子、沙鹿、龙井、梧栖等8区,提前指定新建物污水排放方向,从源头管制提升大台中污水用户接管工程效率。

水利局强调,期透过台中市污水下水道建设与营运管理线上整合服务,提供市民更完整的污水接管工程相关资讯;秉持「服务零时差,接管看得见」理念,快速且有效地回应市民需求,迈向新世代污水接管查询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