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是有限战争

(图/DVIDS)

战争基本分两种,一种是无限战争,一种是有限战争。无限战争在消灭对手的政府与统治权,所以要把对手的统治集团打到「亡」;有限战争则在强迫对手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因而只要把对手的统治集团打到「怕」。

目的不同,使用手段的力道也会不同。不过,这是基本原则。事实上目的归目的,手段是手段,一码归一码。手段同样可以分成「有限」与「无限」。作战行动没有限制,无所不用其极的是「手段无限」;作战行动有所约束,事先设定某些不可跨越鸿沟的是「手段有限」。

多数有限战争会采取有限手段,然若情况特殊,也可能使用无限手段。同理,无限战争也可以选择无限或有限两种手段。

两岸若爆发战争,从「目的」的观点看,显然是「有限战争」。因而合理的推论,也应采取「目标有限、伤害有限」的有限手段。但是有没有可能,当北京尝试各种「和平统一」的努力失败以后,习近平抱着「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心情,下令中共采取没有限制的无限手段?

这问题因立场不同,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共自20大习近平3连任,中国的权力现已定于一尊。倘若北京决定武统,中共会采用「有限」或「无限」手段,习近平的意见举足轻重。现在不妨站在习近平的立场思考以下问题:

1.北京若无必胜的把握,中共可能发动武统吗?因而只要中共发动武统,习近平必然认为胜券在握。

2.战争结束以后恢复台湾民众正常生活的「规复作业」,势必由战胜后的政府负责。

3.谁是台湾战胜后的政府?完成武统,当然是北京。换言之,中共出兵武统之初,习近平已认定北京要负责「收拾台湾的善后」,这是武统会采取「有限」或「无限」手段的关键。

也因此,只要中共认为武统必胜,战后台湾「规复作业」就必须由北京负责。如果习近平有这种认知,武统战争就不可能尸山血海,更不可能把台湾打个稀巴烂。

再具体地讲,认为自己「必胜」的有限战争发动者,当他思考要采取哪一项军事行动,取决的基本原则是:能够达成相同目标的前提下,损伤越轻、规复作业越容易者,越会优先采用。

北京在2005年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当采取「非和平方式」进行统一,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减少损失;同时,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

这条文念起来有点绕口,总结起来的精神就是一个:为了避免高难度的战后规复作业,武统时当尽一切努力维护人民利益。这就是台海战争不管是目的或手段,都应为「目标有限、伤害有限」的有限战争。

(作者为海军前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