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仁|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月?

点击“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关注我们吧

◎吴伟仁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航天测控通信和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我国深空探测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

13时30分,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内一家咖啡馆的门准时被推开。迎面走来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上身一件灰色衬衫,脚蹬一双黑色运动鞋,步履匆匆且稳健,还未落座,爽朗的笑声已弥漫房间。对于初见之人,很难将他同“中国探月”结合在一起,更难想象,在浩瀚的太空竟还有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这位老人是吴伟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航天测控通信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

《论语·为政》有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毕生致力于深空探测的吴伟仁今年已69岁,但尚不能“从心所欲”。甚至,连他什么时间能接受采访,采访预留多长时间,都是被精确计算过的。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吴伟仁早就习以为常。他说:“有的科学家80多岁了,还在科研一线,无论是工作贡献还是敬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吴伟仁的职业生涯还很长,中国深空探测的路更远。

“十四五”期间,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将陆续启动,其中就包括2021年底正式通过立项审批的探月工程四期,它的主要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正如吴伟仁所说:“月背是个神秘的世界,中国探月还要瞄准更远的深空。”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中华民族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代代相传。从“嫦娥奔月”诗词歌赋中透出的月亮之美,到“月亮走,我也走”的童年之疑,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

17年探索,38万公里追寻,今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用“探月梦”托举起“中国梦”,实现探月工程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扎实进步,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艳一笔。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一代代人应该做的事情。”吴伟仁说,过去我们一直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但赶的东西多,超的东西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吴伟仁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谈道:我国探月工程 “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已圆满收官,中国对月球的探索进入新征程。

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从未放弃探月的梦想。

2013年12月,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月面成功实施软着陆。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原苏联之后,全球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过去我们在世界深空探测的第二梯队里排名靠前,现在我们实现了部分领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到月球背面探测,国外没有做过,中国人做到了!”吴伟仁说,对人类而言,月球背面是“秘境中的秘境”,中国的科学家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将科学的深奥讲得通俗

“月球上的小兔子,正向西北方向前进,这一个月昼的路况不太好,坑比较多,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会保证小兔子的安全……”

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连续工作16个月昼之际,一向低调的吴伟仁专门“露脸”录制了一段视频,替在月球背面旅行的“第一位中国旅客”汇报工作:

“目前它们状态稳定、性能良好,创造了在月球背面最长工作的世界纪录。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它们每天都要测体温,每个月都要休眠隔离14天,以便安全度过月夜,以最佳状态迎接下一个月昼的到来。同时,远在40万公里之外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正像快递小哥一样,表现很出色,正源源不断地把月球背面的科学探测数据传回地球。”

深奥的科学知识,经过吴伟仁的讲述,总是会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还将宇宙比喻为一片“汪洋大海”,太阳系犹如一个“浴盆”。他坚定地说,人类对于深空的探索还任重道远。中国深空探测还有“两个100”目标要实现: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要实现对100个天文单位(150亿公里)之外的太阳系边际进行探测。

人类为什么要进行深空探索?吴伟仁并没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却向记者推荐了一本书,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科普著作——《暗淡蓝点》。他引用书中一段描述:地球悬浮在黑暗的宇宙中,太阳系散射的光线织成了漆黑背景的条纹,其中一个条纹正好与地球重合。而我们居住着的地球,在其中,仅是一个0.12像素的蓝点……

“人类最终是要走向深远空间的。”吴伟仁说,人类对于深空的探索,会让人类更加懂得,要珍惜共同的家园——地球。

浩瀚宇宙,渺渺众生。或许没有什么堪比无垠的太空,能满足人类永不停歇的幻想。但探月,也不仅仅只为珍惜地球家园。吴伟仁继续向记者科普:深空当中,还潜藏着很多威胁,任何天体撞击或与地球擦肩而过,都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2013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撞入地球大气层,并在高空碎裂。冲击波震碎了无数窗户玻璃,也划伤了很多趴在窗口向外张望的人。这是近年来最著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如果一个直径10公里的行星撞击地球,相当于上百颗原子弹爆炸,整个区域将在几十年间一直被尘埃笼罩。”

记者梳理吴伟仁历年来的提案发现,其中大多关乎太空安全。他认为,领空、领土、领海之外,还有太空。像小行星撞击地球乃至空间碎片增多等问题,正让太空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自1998年美国宇航局(NASA)启动对近地小行星的最大规模搜索以来,科学家已经探测到超过2.5万颗小行星。2020年掠过地球的小行星数量更是创下纪录。如此之多小行星撞击事件,为什么从未砸中人类?吴伟仁答疑说,事实上,绝大部分小行星在地球大气层中就被分解。不过,小行星撞地球的风险理论上确实存在。

“深空探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旦有撞击地球上或在附近碰撞的可能,就要想办法让其偏转。

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布局小行星防御相关研究工作,这是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

履职科研都要“求实”

今年两会闭幕后,吴伟仁所在界别的委员每人都收到了一本“履职纪念册”。拿到这本纪念册,他不禁回想起本届政协以来,他所在界别履职的点点滴滴。“每次,我们总能深入地讨论几个问题,大家踊跃发言,无拘无束。”

关于履职,这位科学家的基本观点是:政协委员发言要讲有用的实话、真话。

探月这样国际高难度的科学探索,更需要科学家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品格。

目前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启动。吴伟仁说,中国将在月球南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三步走的策略将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打下基础。根据吴伟仁团队的设想,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或将建立月球通信网络,如在月球上设立WiFi,多个巡视器、着陆器和飞跃器在月球表面连续协调地工作,由指挥中枢指挥协同配合。

这是件“功在中国,利在人类”的大事。吴伟仁曾在多个场合说过,中国探月的科研数据,正在向全世界开放。

去年7月,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标志着月球样品科学研究工作启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返回地面的1731克月球样品,是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的珍贵样品。

“(探月)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要把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放在首位。”吴伟仁说。

“月球南极有很深的月坑,可能有冰存在。”“在月球南极着陆后,或利用起飞器勘察,采集样本,现场分析到底有没有水。”“如能够找到水,那将是人类之幸,国际月球科研站就可以实现长时间运行。”说起探月,吴伟仁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未来十年左右,月球南极将出现中国主导、多国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人的足迹将踏上月球,我国将迈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

据了解,中国后续还要开展深远空间的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和行星际穿越探测等任务。

“中国探月不是搞太空竞赛,而是应对未知的太空挑战。”吴伟仁说,“深空探测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安排,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太空亮起的又一颗“中国星”

2020年6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这是继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之后,太空又亮起的一颗“中国星”。“这颗星不是我个人的,是整个团队的荣誉。”

山河的浩瀚,宇宙的浪漫,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传承与探索。“中国深空探测起步晚、起点高,任务次数少、成功率高,投入少,产出多。”在吴伟仁的心里,老一辈航天人是先驱,30多岁的年轻人是航天事业当下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少年是国家航天事业的希望所在。而航天是有极大影响力的事业,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这个行业里,对事业的热爱,始于对国家的热爱。吴伟仁常常告诫航天人或将要踏入航天事业的年轻人:“一定要热爱国家的航天事业。我们什么都可以改变,但对国家的忠诚不能改变。”

他有一句常挂嘴边的话:“成功了,了不得!失败了,不得了!”在他看来,所有科研的核心,一定要以人为本。在人才培养上,吴伟仁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范围内深空探测领域的科技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创新高地,进一步助力实现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

吴伟仁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强调教育之于人的重要性。当年高中毕业后,吴伟仁曾当过一年生产队长,那时他的农活多,数理化公式易忘,怎么办?他将家中报纸贴满墙,再用红墨水将公式写满。“一进门就看到公式。也没钱买本子,就用纸裁剪成小块订上,一歇下来,马上可以念几张。”

201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元港币后,他将奖金捐给自己的中学母校,用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2021年获得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最高成就奖”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后,他又捐赠给自己的大学母校,奖励有志于深空探测的优秀大学生。

去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学院将立足航空航天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空天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吴伟仁被聘为首任院长。

他常说,只要把人才培养好了,再传承发扬好“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中国探月一定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实现九天揽月的一步步跨越、一次次突破。

圆梦九天揽月,勇攀科技高峰。在吴伟仁心中,深空探测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记者手记

探月,也谈月

采访吴伟仁,要问什么问题?这是我采访前最头疼的。用了半天时间,翻阅了近期所有关于他的采访,但数量有限。想来也是,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需要带领团队在问鼎苍穹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奔月壮志,自不会有过多闲暇时间在媒体公开露面。这次时间是30分钟,时间紧迫,让我更加不敢耽搁。

儿时的我,和很多人的童年一样,对月亮充满敬畏和好奇。那时尚没有“月球”的概念,也不知晓皎洁的月光竟来自38万公里的深空,耳熟能详的,大抵也就是长辈讲给我们的各种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和故事。

从1969年阿波罗十一号飞船载人登月,全世界6亿人通过电视转播同时收看了这一历史性一幕,到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成现实。是无数个“吴伟仁”们,带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探月梦”向月球一次次求证:月球是什么?月球上有什么?月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庆幸于自己出生在伟大的时代,没有这些科学家们的刨根问底、数十年坚守,或许自己还活在那个坚信传说的过去,晚上依旧不敢用手指向月亮。

中国人为什么要探月?这或许是不少人想问,却无法找到解疑释惑渠道的问题。吴伟仁的回答也言简意赅:“为了应对来自太空的威胁和挑战。”这一回答,辅之“中国科研数据要向全世界开放”的态度,不禁让我感恩于一代代科学家们默默守护地球安全,也让我感动于中国科学家们的博大胸怀,正阔步走向“科研无国界”大国担当的沧桑正道。

采访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吴伟仁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到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能加入到这项伟大事业中。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吴伟仁经常在小组讨论会上用通俗的话科普探月知识,他的履职之路和科研探索一样,唯干、唯实、唯先。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04月19日 第08版)

记者:付振强

版面编辑:韩雪 吕婉莹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欢迎关注我们,转载授权、投稿事宜请在文后留言,小编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