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慷仁说得好,为什么广告不事前审查?

▲事前审查人民言论自由是一种很重大的限制,言论的事前禁止若不好好规范,将成为打压思想工具。(图/pixabay)

知名影星吴慷仁曾在脸书动态上写下这段话:「正看电视看到了一个电玩广告,用了不妥当的动作搭配着双关语,一个男生用手搭在女生的头上然后压在他腹部附近,搭配上女孩的声音「我帮你6一波」……我不晓得是不是我会错意,但除了我想到的意思外,我不懂这是什么时下流行的动作,我很生气,一是不尊重女性,二是广告怎么能这样播出?电视打开就看到内容,是不是可能对年轻的女孩有所误导的疑虑。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你怎么了?这广告一点也不幽默!」

吴慷仁看到很猥亵的广告,所以很生气,希望NCC应该要事前审查,把这种广告过滤一下,不要让这种广告让人看到。但是NCC有特别出来说:「事前审查,是违宪的!」为什么「事前审查」是不对的?难道要避免这样的恶心广告也有错吗?

化妆品广告,也要政府审核?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在几年前,著名的化妆品广告公司「蝶翠诗」(也就是DHC),想要在Yahoo购物中心刊登「防晒乳」的广告,结果刊登上去不久,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就说:「欸欸,按照《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现已修改为《化妆品卫生管理法》),你要经过我们核准才可以刊登!虽然你有申请,可是你的内容已经超出你的申请范围了!这样不行,先罚你三万!」

为什么化妆品广告要事前审查?当初立法目的是这样说的:「我们之所以要这样事前审查,是因为怕广告里面有猥亵、伤风败俗、虚伪夸大的内容,为了保护社会善良风俗以及人民的健康,只好这样管制!」但DHC公司觉得很不甘心,他们觉得国家不应该随便审查我们做的广告,因为只要有审查,就会造成广告制作上的麻烦,可能这个不行、那个要小心,整个广告制作绑手绑脚,创意也不能好好发挥,而且最重要的是:「广告」就是一种表达人想法的形式。如果政府可以轻易地审查而拒绝,不就是一种「言论自由」的打压吗?所以,DHC公司一路打到大法官解释。

大法官说:「事前审查言论,不对欸!」

在这号解释中,大法官认为「事前审查」对人民的言论自由就是一种很重大的限制,原则上是不应该的。除非那个言论一说出来,会对一般人民产生生命或健康难以回复的危险,这样才可以事前限制。

并且,本案是化妆品广告,化妆品这种东西,就是擦在人的外在,要嘛是让头发皮肤更加光亮、要嘛是掩盖体臭,总之就是在修饰容貌的东西啦。而化妆品广告的目的,就是在吸引大家来买而已,很难想像会对人民产生生命和健康立即性的危险。

大法官认为,立法目的是保护善良风俗,这个和言论自由事前审查所要保护的人民生命、健康权利相比,实在很难说它是重大公共利益欸,因为就算伤风败俗,也难说对于社会会产生什么立即的伤害,所以手段和目的上都有问题!最后,大法官宣告当时的《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事前审查化妆品广告的规定,违宪!

不就是化妆品广告,跟什么生命健康有什么关系啊?

看到这边,大家可能会疑惑,不就是对于「商业广告」做审查吗?为什么要讲得这么严重?还讲到什么生命健康威胁?那是因为「言论自由事前审查或是禁止」,有一段可怕的黑暗历史,使得法律碰到时就必须如此谨慎。

戒严时代,曾经有一部法律叫做《惩治叛乱条例》,里面的规定都很可怕,如果你曾经发表「颠覆政府」的言行,你会直接适用当时最有名的「二条一」,也就是《惩治叛乱条例》第2条第1项:「犯《刑法》第100条第1项、第101条第1项、第103条第1项、第104条第1项之罪者处死刑。」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只要你犯了上述的罪,通通从本来的《刑法》规定改为「唯一死刑」。

而《刑法》第100条第1项是这样规定的:「意图破坏国体窃据国土,或以非法之方法变更国宪、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按照当时的做法,就是如果抓到你有「言论」是意图「破坏国体」,就有很高的机率会被处以死刑。

例如什么言论呢?好比说你是老师,在上课时讲过类似「台湾独立」的言论,或是曾在日记里写过你支持社会主义或是共产党,就有可能会被以这条罪来处理。也就是说,过去确实有人单单因为「言论」失去生命。不仅如此,当时还有《出版法》用来审查各种书籍,政府也会审查「歌曲」,避免书和歌曲出现政府不希望看到的东西。

言论审查,容易成为政府控制的手段

其中一位大法官就在意见书说了这段话:「我国在威权统治时期,事前审查机制也是当时政府打压异己、控制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殷鉴不远,尤应引以为戒。即使是在民主时代,也应注意国家改以善良家长自居,而将粗鲁的镇压暴力,转换成细致的规训工具,继续沿用。」这也都指向,言论的事前禁止若不好好规范,很容易会成为打压「思想」的工具。

今天若因为广告讨厌恶心,所以进行事前审查,那么会产生许多问题。第一,什么是「讨厌恶心」?第二,万一明天政府开始审查其他议题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变成政府控制社会的可怕工具。因此,如果政府每则广告都审查,那会非常可怕。

如果我们觉得这则广告恶心,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运用你的影响力,发脸书动态批判,运用不会被「事前审查的言论自由」去思辨、去讨论,这样或许也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是来自民间的力量,而不是政府的手。当然,吴慷仁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了,也谢谢你对社会议题的关心!(本文转载自《召唤法力》/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法律白话文运动,由一群致力于散播法治种子的法律人成立的新媒体。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