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航业钜子气切后五个月奇迹拔管 恢复说话进食
81岁李先生在气切5个月后成功拔管,开心的与执行拔管的乌日林新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许人文合影。(林新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乌日林新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许人文表示,「气切手术」是在颈部气管处切一个洞,然后放入一个「J型通气管」,建立气管与外界的通道,以取代插管,也就是所谓的气管内管。(林新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乌日林新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许人文表示,「气切手术」是在颈部气管处切一个洞,然后放入一个「J型通气管」,建立气管与外界的通道,以取代插管,也就是所谓的气管内管。(林新医院提供/冯惠宜台中传真)
谁说气切后一辈子就必须仰赖气切管呼吸!台中乌日林新医院日前成功为一名81岁李先生在气切5个月后成功拔管,曾叱咤航海业的李先生开心表示,拔管后恢复正常进食、说话,最想要环游世界。乌日林新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许人文表示,只要病患造成呼吸衰竭的病因消失,经胸腔科医师仔细评估仍有可能成功拔管。
李先生17年前曾因胃部穿孔出血进行次全胃切除手术合并小肠沾黏,健康与事业开始急转直下,5个月前,因严重小肠出血造成低血容性休克,面临呼吸衰竭,紧急插上气管内管使用呼吸器治疗,三周后在医师建议下改为气切取代气管内管。
李先生回忆起装上气切管的这5个月,虽然病情逐渐好转,但气切管让他不能与他人正常说话,每2~3小时还要定期抽痰一次,吃东西也无法由口进食,只能靠一根鼻胃管进行灌食,相当不便。
许人文解释,一般人对气切有迷思,其实气切手术是在颈部气管处,从皮肤切一个洞,然后放入一个「J型通气管」,建立气管与外界的通道,其目的是为了取代气管内管插管,它可以让病人借由较短的通道呼吸,大量减少呼吸道的阻力,有助病人尽快脱离呼吸器,也可降低长期经由口腔内插管对口腔、喉咙的损伤。
若要评估能否成功拔除气切管,第一步要先检视先前造成呼吸衰竭的病因是否已经消失,加上病人的各种检查与生理指数是否达标,这都需要仰赖有经验的胸腔科医师来执行。
许人文呼吁,曾接受过气切的病患千万不要气馁,经过身体调养与专家评估,告别气切机率大,气切伤口不用缝合,5~7天会自行愈合,可以正常说话、进食,成功恢复良好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