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棚下的回忆 台北客家庆收冬

戏棚下的回忆14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热闹登场,乐团表演让在场民众都相当high。(张立勋摄)

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中)14日在台北市客委会主委徐世勋(右二)陪同下,参加戏棚下的回忆岁末户外活动,亲自体验客家蓝染。(张立勋摄)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14日在客家文化主题公园举办「戏棚下的回忆」岁末户外活动,不仅庆祝收冬、祈福,还有台北客家书院成果发表及微酵野餐日,让民众在寒冷的天气里度过暖暖的周末假期。

客家传统敬天祈福、秋收冬藏,岁末年终除感谢神明保佑及丰收外,更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此有岁末「平安戏」传统。今年台北客家收冬庆「戏棚下的回忆」,以复古怀旧作为活动主题,邀请民众一同回顾儿时看戏时光,搭配线上直播,让不在现场的民众参与收冬庆典。

客家基金会指出,「戏棚下的回忆」规画3大感恩回忆主题,分别有「戏之感恩-祈福祭祀仪式」、「戏之回忆-收冬来看戏」及「玩之回忆-收冬百宝袋」。

系列活动包括传统祭仪、音乐戏剧演出、客家书院成果献艺、体验市集及手作教室,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今在北市客委会主委徐世勋陪同下参与活动,黄珊珊也小试身手,亲自体验客家蓝染,挑了石虎的样板染在小提袋上。

黄珊珊说,民俗祭典是族群文化基础与精神所在,是乘载着历史记忆与智慧传承的摇篮,透过多元展演形式办岁时节庆活动,希望将珍贵文化传承给年轻族群,延续先民对土地的感怀之意。

活动现场还有客家书院成果献艺节目、母语创作乐团少女卡拉、客语独立音乐创作歌手黄宇寒之演出,搭配多元族群特色及风貌的物产市集,借由物产平台串联及文化交流。

客家亲子学习教室计划也规画「手压感恩卡」体验课程,邀请儿语艺术创办人刘昕宜担任老师,带领民众运用植物当作素材,以拓印、黏贴、彩绘等艺术创作方式制作感恩卡片,在发挥创意趣味的同时,认识客家人收冬感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