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类产品“量价双跌” 业内:下半年理财收益率或只有2%出头

财联社7月10日讯 (记者 曹韵仪)6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连续三个月下跌,今年首次跌破3.00%。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又出现“量价双跌”,存续规模连续三个月下滑,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也环比下探。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存款利率下降,且叠加禁止手工补息等因素,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的现金存款类资产利率下降。如果市场利率继续下行或监管政策继续收紧,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跌趋势可能延续。

专家预计,下半年理财可预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出头。不过,鉴于投资者并不仅仅关注理财产品的绝对收益率,在存款脱媒效应下,低利率对银行理财的增长规模影响可能有限。

理财产品收益率压力不容忽视 现管类产品规模降福明显

普益标准的理财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管)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81%,环比下跌0.44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下跌,今年首次跌破3.00%。

日前公布的理财周报进一步显示,截至上周末,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58%,环比上涨0.15个百分点。

此外,理财子公司新发行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跌至低点。开放式产品和封闭式产品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81%和2.91%,均为近1个月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现管类理财产品出现“量价双跌”。截至6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7.66万亿元,已连续三个月下滑,相较于去年末减少约8700亿元。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指出,今年6月中旬以来,受季末理财资金回表扰动,各类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普遍下跌,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降幅最为明显。

同时,现金管理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1.87%,环比分别下跌0.09个百分点。此外,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也下探至3.71%,环比下跌0.14个百分点。

对此,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存款利率下降,且叠加禁止手工补息等因素,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的现金存款类资产利率下降,导致现管类理财产品、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也继续下跌。

“当然,原因可能还有监管政策调整、资产配置策略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影响。”艾亚文补充。

根据招商证券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按周跟踪其7天年化收益率。截至6月末,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中枢为1.84%,较上月底下降2BP。其中,大行现金管理类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75%,股份行为1.88%,城农商行为1.90%。

理财产品利率下跌的压力不可忽视。艾亚文指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压力主要来自市场利率下行、竞争加剧和监管政策的调整,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行为也在变化,寻求更高收益的替代品。

下半年理财跌势或将延续

尽管理财收益率已经连续数月下跌,但市场认为,由于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因此下半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将延续跌势。

“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但在债券收益率显著下行后,需要降低对理财的投资回报预期。由于近年来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尤其近半年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叠加禁止存款手工补息之影响,下半年理财可预期的年化收益率可能降至2%出头。”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对于下半年理财收益率跌幅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跌幅,艾亚文则认为,取决于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监管政策的调整、底层资产市场表现等多种因素,如果市场利率继续下行或监管政策继续收紧,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跌趋势可能延续。

除了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外,上半年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在不断下探。中信建投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马鲲鹏指出,上半年,在央行禁止手工补息和居民财富再配置的带动下,理财规模大幅回升,呈现出产品风险等级在回升,但基准利率下降,至年底有望企稳回升。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有几大特征,一是风险等级在提高,但是业绩比较基准在降低。其二、业绩比较基准在持续下降,但是理财规模却在持续回升。其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规模在下降。”马鲲鹏指出。

不过,市场对于未来理财产品的规模仍然保持乐观。马鲲鹏预计到2024年年底,理财规模有望达到32万亿,同比增速提高到20%。对于未来银行理财的基准利率,预计到2024年年底,基准利率下行空间在缩窄,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低利率对银行理财的增长规模影响可能有限,可能投资者更关注理财产品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和资产配置的多样性,而不仅仅是绝对收益率。”艾亚文认为,当前理财规模的内在增长动力仍然较强,存款脱媒效应,资金再配置需求,以及理财产品的低波动、稳健型收益特征都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理财规模可能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