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内蒙古化德县:“组团式”帮扶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医疗、科技人才“组团式”帮扶是东西部协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紧抓国家“组团式”帮扶契机,精准对接,聚焦短板弱项深化合作,大力提升帮扶综合效果,不断激活化德县医疗、农牧产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医疗“组团式”帮扶,借智聚力保群众健康

“组团式”帮扶化德县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的李鹏、朴美兰、李辉、曹勇、朱旭东五位来自北京市房山区各医院的医生从来到化德县伊始,便决定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

为了把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帮扶医疗队深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以紧密型医共体平台为依托,以特点定特色,为地方多发病、常见病开展针对性技术带教。制定“123帮扶计划”,以“自我成长能力培养”为核心,抓住“临床能力提升工程”和“专科品牌建设工程”两项核心工作,推进“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三项任务,打造一站式救治体系,改善基层就医格局。

“患者不动专家动,足不出县治大病”。帮扶医疗队向下畅通“民心路”,向上架起“连心桥”。他们协调上级优势资源,先后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北京和平里医院专家为患者远程联合会诊,“人在化德,问医北京”的“云医疗”服务没有间断。自2022年7月至今,累计开展远程会诊、组织多学科会诊稳步上升,几十次抢救急性心梗、肺栓塞、结核性脑膜炎、消化道大出血、多发伤休克等危重病人,数名经上级医院治疗无效的结核性脑膜炎和胰腺炎患者康复。

线上会诊外,帮扶医疗队撬动后方资源,多次邀请北京医疗专家团队到化德县医院线下指导,通过技术带教、查房会诊、科研教学、业务培训,结合临床课题实例在急诊科建立“‘1+1’急救课堂”继教品牌,在呼吸科确立“疑难病沙龙”品牌。在化德县中蒙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化德·云上课堂”,举办学术和培训讲座、培训班,共培训人员近千人次,建立临床医技科室科研网格体系,实现医疗质量和科研能力“双提升”。

朱旭东说:“把技术留在当地,能让帮扶工作有力度、有温度,更扎实、更广泛。”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帮扶团队通过手术带教、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将先进技术“带土移植”,受援科室由弱变强,逐渐成为“尖刀”科室。先后开展急诊胃镜下止血手术、胰腺炎、病毒性脑膜炎中医药治疗、急诊心脏介入手术、支气管镜检查术、超声引导下疼痛微创治疗等新技术14项,教学查房、手术、手术培训、疑难病例会诊人次稳步上升,梳理规范规章制度,诊疗患者逐渐增多。

目前,化德县医院是乌兰察布市唯一能常规开展急诊介入的医院,消化科、呼吸科、疼痛康复科业务量均稳步增长。

下好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先手棋”

站在自家连片种植大白菜的百亩地旁,看着即将丰收的大白菜,朝阳镇民乐村种植大户张宝感慨不已:“这既是土地的馈赠,更离不开科技专家的帮助。”

化德县是大白菜种植大县,今年5月下旬,朝阳镇民乐村大白菜种植基地遭遇严重虫害,种植大户张宝的大白菜也未能幸免。看着一株株大白菜的叶片不断被害虫啃食,张宝拨通了中央定点帮扶专家团队中国科学院尹玉河的电话,向其寻求帮助。

很快,尹玉河就带着团队赶来,进行虫害鉴定后,筛选出对应的生防菌剂。3天后,虫害得到控制。

这是科技人才技术帮扶化德县的一个缩影。几年时间里,尹玉河协同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化德专家组成员,紧扣化德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农牧产业注入活力。

三年来,专家团队先后试验小麦、马铃薯、牧草示范品种58个,示范面积1400亩;建立种植、养殖基地6个,解决饲养管理、高丹草种植加工利用等10余项技术问题;探索生物有机肥料研发与应用、马铃薯、糖菜等专用复合肥研发;促进华宸现代生态农业科技项目进入微生物有机肥领域;建设集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扩繁、销售、品牌化运营为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吸纳20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5.3万元,与2500户农户签订稳定的回购订单。

专家团队通过下乡帮扶、对接服务产业和经营主体,开展小麦、燕麦、牧草、肉羊等产业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结对帮带本土科技人员、指导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让先进技术在化德县扎根,帮助地方特色产业脱颖而出。

尹玉河表示,化德县地方特色产品不少,今后要在延长帮扶产业链上下功夫,针对肉羊、肉牛养殖业和马铃薯、大白菜等种植业,集中发挥智力、人才、技术、资源优势,通过补齐当地加工短板,实现种养业精深加工及精细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把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李国栋 田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