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于波尔图的拱桥

埃菲尔不仅仅是铁塔

波尔图是葡萄牙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北300公里。葡萄牙国名与葡萄无关,更与葡萄发芽无关(传说慈禧听到葡萄牙国名时说“我只知道都是豆子花生会发芽,从不知道葡萄也会发芽”)。葡萄牙国名源于波尔图的城市名,波尔图早期曾作为葡萄牙的首都。波尔图原名波尔图加列(Portvgal),为“不冻港”的意思。1143年,葡王阿丰泰·恩里克定都于此,后来波尔图加列改名为波尔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占据了澳门,当地中国人按粤语将Portvgal译成“葡萄牙”。

波尔图老城沿山势而建,以杜罗河右岸为主。杜罗河穿过城市后进入大海。波尔图14世纪就已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城内街巷密布,狭窄陡峻,蜿蜒曲折。18世纪中叶修建的76m高的钟楼,鹤立鸡群,成为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早期海上导航的陆标。

图1 波尔图老城

波尔图老城景色优美,历史悠久,建筑遗产丰富,既有带着罗马风格唱诗班的大教堂、新古典主义的证券交易所,也有典型的葡萄牙纽曼尔式圣克拉拉教堂,还有经典的路易一世大桥。1996年,波尔图历史中心、路易一世大桥和皮拉尔山修道院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杜罗河两岸地势陡峭,水深流急,又有通航需要,需要较大跨度的桥梁跨越。历史较久的有玛利亚(Maria)桥(图2)和路易一世(Luiz I)大桥(图3)。前者为跨径160.13m的铁路桥,它是一座二铰拱,建于1877年,现已基本不用。后者于1886年建成,具有双层桥面,下层桥面由四根吊杆与主拱相联。主拱的跨径为172.5m(566英尺),拱肋高度从拱脚的16.7m渐变到拱顶为7.1m,仍在使用,上层还通电车,近年大桥刚进行了维修。

玛利亚(Maria)桥和路易一世(Luiz I)大桥都是用锻铁建造的,修建者分别是埃菲尔和他的学生。从拱上立柱和主拱的桁架构造,不难发现埃菲尔铁塔的形制。人们也将锻铁拱称为“埃菲尔拱”。据说,埃菲尔在临终前遗憾地说,由于铁塔太出名了,以至于人们忘记了他是一名桥梁工程师。是啊,埃菲尔不仅仅是铁塔。

图2 玛利亚桥

醇馥幽郁的杜罗河沿岸——酒香桥美

杜罗河(葡萄牙语Rio Douro,西班牙语Río Duero) 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伊贝里卡山脉中乌尔维翁山,向西穿过卡斯梯林桌状地,多峡谷急流,下游在葡萄牙的波尔图注入大西洋,全长770 km(如从支流皮苏韦尔加河计,长895km)。横贯西班牙和葡萄牙。支流都来自北部潮湿区,有埃斯拉河等。南部支流较次要。流域面积79,096平方公里。通航里程约200公里。

杜罗河沿岸地区由于玛劳山的原因,免受大西洋气候的影响,冬冷夏热,从西到东降雨逐渐减少,尤其利于葡萄成熟。据说14、15世纪,英国人因英法战争希望能找到新的葡萄酒,不再依赖从法国的大量进口。他们发现杜罗河地区适于葡萄的种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产出了高品质的葡萄,并将其酿成美酒。当时中国人将Portvgal译成“葡萄牙”,可能同时考虑了发音和该国盛产葡萄、葡萄酒的因素。

由于波尔图是杜罗河地区最大的城市,手工业与商业发达。它又是杜罗河的入海口,无论是葡萄从产区运来,还是葡萄酒从这里运出去,运输条件都极为便利。因此,波尔图的酿酒业也就兴旺发达起来,直至今天,其中有一种酒名叫“波特酒”的,为大家所熟知。

巨大的酒窖在杜罗河畔绵延数里,它们也在世界文化遗产所划定的区域之内。许多酒窖不是酒厂,因为葡萄酒的酿造、蒸馏是由特茹河上游的大小作坊完成的。酒到这里后经调酒师品味、鉴定,再与前期老酒调配之后酿成当年的产品,再经贮存而成。这里所说的酒窖,并非挖地数米,而是平地筑起的藏酒仓库,酒窖常年开放供人参观选购。

与酒窖相映衬的是杜罗河中大量的“酒船”。它们均为有着传统独特造型的黄色木船,既有实际用途,也构成该城的一幅经典画面。灿烂的阳光下,古老的路易一世大桥旁,成群结队的酒船,满载着盛装有美味葡萄酒的木桶,运往世界各地,这是你到该地不容错过的风景(图3)。最好你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坐在杜罗河边,要上一瓶上好的陈年葡萄酒,望着不远处的路易一世大桥,慢慢地品味。啊,酒真香、桥真美、生活真美好。

图3 路易一世大桥

因地制“桥” 融情于景

随着城市的发展,杜罗河上修建的桥梁在不断地增多,坐船观赏美景也成为波尔图旅游的保留项目。对于桥梁工作者,更是一个必选的项目。

游船就在路易一世大桥附近,逆流而上,首先遇到的是Infante D. Henrique桥(图4)。它建成于2002年,以一主跨280m直接跨越杜罗河。该桥位于路易一世大桥和玛利亚桥之间,同为拱桥,与两座经典的拱桥相呼应。但同时,它为混凝土坦拱,跨径达到了280m,而矢跨比仅为1/11,拱圈高度仅为1.5m,其结构轻巧纤细,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受,反映了现代桥梁建筑的发展趋势。

图4 Infante D. Henrique桥

这之后,河流两岸地势趋缓,又有支流汇入,所建的两座桥梁均采用了梁式桥(图5、图6),均为连续刚构桥,造型轻巧简洁。

图5

图6

此后,游船掉转船头,顺流而下,重赏了这些桥和路易一世大桥后,向入海口驶去。展现在你的眼前的是阿拉比迪(Arrabida)桥。该桥建于1963年,主跨270m,为当时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拱桥,该桥设计技术高超,造型简洁(图7)。空中俯瞰,它与周围环境极为协调。

图7 阿拉比迪桥

杜罗河的入河口处,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也常常起雾,使沿岸的风景有了仙境般的感觉,也使阿拉比迪罩上神秘的面纱。于是,你只好再次光临,并乞求好运,以一睹其揭开面纱后的尊容。

为世界拱桥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笔者三次访问过波尔图,每次都与国际拱桥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s,简称iCAB)有关。第一次是2004年,参加完大会,我们顺访了葡萄牙,这个城市的桥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可惜当时路易一世桥正在维修(图8)。

图8 维修中的路易一世桥

三年后的2007年,第五届国际拱桥大会在葡萄牙的马德拉群岛中的主岛马德拉岛(madeira)召开。该岛有“大西洋明珠”之美誉,位于非洲西海岸外,是著名的旅游和度假地。该岛位于里斯本西南约1000km,一般需要从葡萄牙本土转机,所以我们又一次顺访了波尔图。

在这届大会上,福州成功申办了第六届(2010年)的会议。第五届国际拱桥大会的大会主席Paulo Lourenco评价说:“中国有着丰富的拱桥资源,中国的学者为拱桥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一次大会选择在中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第六届国际拱桥大会于2010年10月11日至13日在福州顺利召开,是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点举办。

2019年,每三年一届的国际拱桥大会再一次来到了葡萄牙的波尔图。于是,我又一次来到了波尔图。黄昏中、夕阳下,我又一次欣赏了众多漂亮的杜罗河上的桥,尤其是波尔图的拱桥。

中国的拱桥建设历史悠久,技术不断发展,成就突出。但长期以来,外界了解不多。据了解,在第1、2届国际拱桥大会上,我国参加的人数较少,从2001年在巴黎召开的第3届开始,我国才有较多工程师与学者参加。之后,国外同行对我国的拱桥应用与研究成果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和认可。同时,中国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加,也使以既有拱桥为主的大会,增加了新技术、新建设的内容,为这一古老桥型不断创新,提供了中国经验与技术。

本文刊载 / 《桥梁》杂志

2023年 第4期 总第114期

作者 / 陈宝春

作者单位 /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编辑 / 陈晨

美编 / 赵雯

责编 / 裴小吟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552183635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264041120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喜欢请转发吧!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