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新竹历史?清大文物馆推竹堑故事展

清华大学文物馆推出《竹堑故事──设治三百年、文治两百年》特展。(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传真)

为了让民众更了解新竹在地故事,清华大学文物馆近期推出《竹堑故事──设治三百年、文治两百年》特展,「开台进士」郑用锡的亲笔楹联也展览中首度亮相。

文物馆馆长谢小芩说,1723年清朝在竹堑设立淡水厅,是北台湾的中心,1823年则出现全台湾第一位进士郑用锡,带动新竹市的文风大盛,今年正值设治三百年、开台科举中进士第两百年,特办此展庆祝。

清大指出,《竹堑故事》将分为两档展出,这次的第一展期共有27件展件,以地图展品为主,带领民众看新竹的变迁,展品多为哲学所教授杨儒宾捐赠,少数例如郑用锡楹联为借展。展出多样地图文物,分为设治三百年、读书真种子、雅集共唱酬等三单元。

清大指出,本档的两大必看重点,都是十分难得的展品,包括郑用锡的《念今日忆当年楹联》 「念今日晋秩头衔惟神默相 忆当年读书面壁与德为邻」,这幅楹联据传是郑用锡考上进士后回到家中,感念读书之处的神恩与师恩而写下,今年郑氏家族整理文物时终于找出,并且慷慨出借,首次亮相就在清华文物馆。

另一项重点展品则是林占梅的《富贵神仙图》,林氏是早期新竹大家族,族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清朝诗人林占梅,但在林家潜园消失后,留下的文物少之又少,「富贵神仙图」是极少数被保留下来的林家文物。

清华文物馆表示,《竹堑故事》展品刚来时,状况差且难修复,因此本档展出后就须送回恒温恒湿处保存,因此本次展出非常难得。《竹堑故事──设治三百年、文治两百年》于清华大学旺宏馆1楼文物馆图书馆旁展出,展览时间至8月26日,周二至周五上午11点到下午6点,周日、周一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