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专家齐聚高医促医疗进步 医师提:用内视镜就可减重

国人肥胖问题已造成重大健康危害,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分享,困扰现代人的肥胖问题,透过内视镜手术即可获改善。(小港医院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2024年度消化系联合学术演讲年会,今天起连2天在高雄医学大学举办,现场逾千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讨论内视镜、AI科技进步能提升治疗效果。(任义宇摄)

2024年度消化系联合学术演讲年会,今天起连2天在高雄医学大学举办,现场逾千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讨论内视镜、AI科技进步能提升治疗效果。高雄市立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分享,困扰现代人的肥胖问题,透过内视镜手术即可获改善。

今年消化系年会由台湾消化系医学会及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共同举办,台湾消化系医学会理事长吴明贤分享,此次年会着重探讨消化系最新进展,其中AI科技、内视镜进步幅度有目共睹,让消化系相关疾病治疗、诊断、预后都获得很大改善。

参与年会的小港医院院长郭昭宏说,国人熟知的肠胃道检查,大幅降低台湾胃癌、食道癌、大肠癌等疾病死亡率,随科技进度已让内视镜从单纯检查、采样斗功能,进化成手术重要工具,已能作为早期癌症、减重手术等。

郭昭宏分享,一名罹患糖尿病的中年男子,一天得打4次胰岛素加上禁不起美食的诱惑,体重飙到105公斤,在高雄市立小港医院接受「胃镜缩胃术」后3个月内,不但糖化血色素从10.10%降到正当值6.50%(正常值7%以下),体重也骤减至85公斤,高血压、脂肪肝同时获得有效改善。

郭昭宏说,国人肥胖问题已造成重大健康危害,传统缩胃减肥以外科手术为主,从10多年前开始发展内视镜减重手术,因术后恢复快,不会导致任何体表伤口,在美国成为主流,甚至美国有患者手术完当天就能到办公室上班。

对于内视镜缩胃手术,郭昭宏说明⾝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且饮⻝、运动等⽣活⽅式都难以减肥的患者,能透过胃视镜缩胃手术,将胃前后壁之间缝合并拉拢,将胃缩小到原有的30%左右,容易有饱足感减少食量,相较,外科腹腔镜术后需要1至2周恢复期,胃镜缩胃仅需1至2天,且属可逆性的治疗,重大并发症更低于1%。

郭昭宏说,胃镜缩胃等胃肠道内视镜治疗的进展,成为内科内视镜医师很棒的利器,可作为降低⾼⾎压、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或⼼脏病等肥胖相关疾病治疗选项,提供患者更多微创治疗选择,已有多位病友术后快速恢复⽇常⽣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