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邊界的 《蒙娜麗莎》:達文西追尋真實的最後答案?
达文西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蒙娜丽莎》(Mona Lisa),就算任何不了解文艺复兴的人,都能轻易对其说道一二。这幅名画是达文西巅峰之作,根据罗浮宫的定年,创作时间从1503年开始,直到1519年结束,这17年间伴随达文西到过佛罗伦斯、米兰、罗马、法国,直到他的生命终点。 图/美联社
文/戴郁文、王健安
达文西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蒙娜丽莎》(Mona Lisa),就算任何不了解文艺复兴的人,都能轻易对其说道一二。这幅名画是达文西巅峰之作,根据罗浮宫的定年,创作时间从1503年开始,直到1519年结束,这17年间伴随达文西到过佛罗伦斯、米兰、罗马、法国,直到他的生命终点。
《蒙娜丽莎》从达文西在世时就具有影响力,达文西过世不久,它就从达文西学徒手中变成法国的王室收藏,大革命后又辗转被拿破仑用来装饰卧房,最后,它安身在罗浮宫进入大众视野,直到今日依旧是罗浮宫最受瞩目的收藏品,有超过百分之80的游客专程来看它。
▌文艺复兴三杰于佛罗伦斯交会
达文西在1499年因为战乱离开生活多年的米兰,在义大利各处寻找新赞助者。1503年他开始创作《蒙娜丽莎》,也在这一年回到佛罗伦斯。《蒙娜丽莎》创作初期,文艺复兴三杰便第一次在同时空交会。
1503年50多岁的达文西迈入了人生后半场,28岁的米开朗基罗则已出人头地,不久前完成的《圣殇像》(1499) 让他声名大噪,此时正忙着创作《大卫像》(1501-1504)。达文西后来不仅参与大卫像放置处的审查工作,1504年两位大师还在市政厅有一场大型壁画竞赛,前后都伴随着二人相看两厌的传说。
1504年,年轻的拉斐尔也来到佛罗伦斯,21岁的他才刚刚出师,相当仰慕两位大师。在佛罗伦斯停留的三、四年间是拉斐尔人生的重要阶段,戮力钻研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等人的艺术风格。《蒙娜丽莎》也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不仅为它留下素写稿,甚至还有两幅明显受其影响的女性肖像画。
图为三幅出自拉斐尔的作品。1504年,21岁的拉斐尔也来到佛罗伦斯,《蒙娜丽莎》也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不仅为它留下素写稿(图左1),甚至还有两幅明显受其影响的女性肖像画(图左2、图右1)。
▌蒙娜丽莎「神秘」吗?
经过五百多年岁月,今日的《蒙娜丽莎》已布满密密麻麻裂纹,还有些许损伤,特别是表层覆盖的透明漆因为变质造成画面黄化和暗沉。即便如此,原件图像仍是我们的观察依据。在罗浮宫专门为《蒙娜丽莎》设置的网页,可以放大观赏细节,甚至可以与不同画作对比,感受这幅杰作的特殊之处,是相当好用的工具。
在深入分析图像前,你对《蒙娜丽莎》的初步观看印象与认识是甚么呢?是如假包换的美女?仪态端庄的古代贵妇?恬静、幸福、嘲弄与哀愁并存的微笑?消失无踪却无伤大雅的眉毛?紧紧跟随观众的奇妙视线?难以理解的昏暗画面?还是灵异故事的常见题材?
也许再看两眼,渐渐觉得她的姿态不太自然,气息却又相当自在,其中似乎大有玄机?对大众而言,因时因人而异、各种相去甚远的感想都能成立,而且人人都能在丽莎身上找到各自的共鸣,似乎更推进了这幅画的神秘之说。
《蒙娜丽莎》以图像一次性地呈现大量讯息,是达文西感官能力、作画技法、科学知识、美感分析,最颠峰、最精湛的综合表达,如此难以完整言语描述的复杂性,本身就是一件魔幻的事。
除此之外,造成大众崇拜与好奇心理,也是数百年历史累积的结果。除了在16世纪启发包括拉斐尔在内的艺术家,并获得瓦萨里《艺苑名人传》的赞赏,以及之后享有三百年的王室藏品身分,最重要的是,19世纪大量浪漫派的艺术评论及优秀的版画复制品,开始在公众间形塑出浓烈的「神秘」标签。
尤有甚者,20世纪初戏剧性的窃盗故事加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其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更胜从前,至今《蒙娜丽莎》依旧是全球最家喻户晓的艺术品。
由于名声极大,《蒙娜丽莎》有数不清的诠释与创意应用,反而可能成为人们自主欣赏这幅画的阻碍、将他人灌输的资讯当作直觉反应。无论是透过萤幕、纸本还是亲临罗浮宫现场,应尽可能以自己的眼光来理解,将注意力放在图像本身。若离开图像太远,仅是复诵前人的评论或拾人牙慧,可能会扁平化这幅画的价值,或者真正的辜负了达文西的天才。
经过五百多年岁月,今日现存于罗浮宫的《蒙娜丽莎》已布满密密麻麻裂纹,还有些许损伤,特别是表层覆盖的透明漆因为变质造成画面黄化和暗沉。 图/美联社
▌穿越印象,回到图像
《蒙娜丽莎》是一幅画在杨木板上,高79公分、宽53公分的长方形油彩画作。主角丽莎坐在椅子上,下半身随椅子朝向画面左方,只画到膝盖以上的部位。她的胸口及脸孔向观众略为旋转,让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至少四分之三正面的样貌。
一眼望去,丽莎身后是辽阔的自然景像。仔细看她肩膀两侧贴近画框的位置,各有一根小柱子,虽然只画出非常窄小的柱身,但柱子底座清晰可见。这两根柱子下方有一道矮墙档在丽莎身后。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个类似凉廊或阳台里的位置。柱子与矮墙共同构成一个方框,框住了远处风景,也框住了丽莎的脸庞。
这幅画的主要光源并非来自丽莎身后的户外风景,而是画面前方的左上角,显然是达文西的刻意安排。整幅画就像在摄影棚里取景一般,为丽莎特意打上灯光。这样的光线效果以及旋转角度,削减了丽莎脸部五官轮廓线的存在感,例如本应该是最凸出的鼻梁棱线,因为光线的修饰而较不显眼。
观察丽莎的脸孔,无论是额头、颧骨、鼻头或下腭线,都没有鲜明的棱角或凸起,呈现出柔和、均衡的椭圆形轮廓。她的双眼没有随着脸部角度向斜前方平视,而是转到更大角度,与椅子方向垂直,注视着画面前的我们。
她的右眼瞳孔略大于左眼,两眼闪烁着不同光芒,眼神放松而平静。她没有上下睫毛也没有眉毛,却不显得怪异。丰富柔和的色阶与光影打造出丽莎脸部自然流畅的立体感,她的卧蚕膨润,额头、双颊与下腭饱满却不过于凸出;脸部中线从眉心流畅地延伸到鼻梁,再轻柔地越过人中和唇峰,最终在下巴圆润收尾,既没有刻意擡起也没有内缩,以平衡的角度展现恬静的美感。
图/罗浮宫
丽莎的左边嘴角微微上扬,嘴唇轮廓没有鲜明的界线。这个嘴型可视为自然状态下的表情,也可以是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淡红色调的唇色,与整体肤色和脸部特征融为一体。细腻的光影与色调变化,赋予她的嘴唇生动、立体、温暖的质感,让这种「若有似无」的表情成为后来人人口中的「神秘微笑」。
几缕小波浪状的发丝垂在脸颊两侧,中分发型使丽莎的头顶线条更显圆润,也让脸部的椭圆形轮廓更加匀称。透色的薄纱覆盖着头顶和身体,层层叠叠、抓皱的特性在视觉上产生了膨松感,再度削弱人物肖像轮廓的边际线。
《蒙娜丽莎》整体构图相当稳定。虽然旋转的人体姿态使许多细节无法全然对称,但不只前面提到她的面容结构流畅均匀,她的人物整体外轮廓,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与整幅画作共用同一条中轴线,从上方经过丽莎的左眼,向下经过她右手中指中间的关节。她的右手掌是整个肖像最靠近观众的身体部位,叠放在左手腕前方。丽莎就像一座挺拔的金字塔,塑造出结构重心与人体份量感的效果,呈现一个很有创意的姿势。
从丽莎双手袖子上的皱折延伸向上看,两侧风景中有呼应的蜿蜒道路和河流。达文西以居高临下,近乎鸟瞰的视角描绘这一大片地景风貌,并以蓝色调和土黄色调分成上下两区。土黄色调的近景有山丘、道路、河流、拱桥和较平坦的地势,蓝色调的远景有更大面积的水域和更险峻的山势,有如奇幻世界的洪荒之地。我们可以注意到,达文西用颜色和清晰度的变化来强化透视效果,随着距离越远越蓝、越远越模糊,最远的山脉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丽莎左右两侧的风景看似一致,却又不那么连贯。无论是水域、山脉、道路或人造建筑,没有任何一个是左右直接相连的,这在视觉上会形成一种相对动态、立体的错觉。
图/罗浮宫
达文西工作坊,《普拉多蒙娜丽莎》,约 1503-1516 年。很可能是达文西学生在达文西工作室与《蒙娜丽莎》同时创作的,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复制品,为我们提供《蒙娜丽莎》原始色彩及消失眉毛一种想像的可能参考。 图/维基共享
▌栩栩如生的魔幻技法
达文西是杰出的大自然观察者,相当懂得运用自己的视觉,也懂得控制别人的眼睛。捕捉一个连续动作中的瞬间往往能制造充满生气的画面,而创造这种真假难辨的错觉,需要各种作画技巧来说服观者,这些绘画概念都有其传统,但达文西技术精湛且搭配得宜,能以更高明的手法实现。
例如许多人觉得丽莎双眼会随着观者移动,这并非达文西首创,而且在他较早期作品《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c. 1495-1499) 也有同样效果,创造观者与肖像之间的互动连结。
《大卫像》和《维纳斯的诞生》用S型曲线呈现动态感的Contrapposto(对立式平衡)概念,同样也在《蒙娜丽莎》出现。其基本原理是当人物身体的一部分向某个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其他部分向反方向移动或转动,从而制造动态平衡效果。丽莎的头部和眼神朝向观众,身体则轻轻向右旋转,不仅赋予人像自然放松的气质,还增添深度和动感。
细究下来,丽莎的旋转比《维纳斯的诞生》自然许多,也比《大卫像》有更多维度。丽莎从脚、胸部、头部到眼珠细腻地分成四阶段旋转,位于腰部高度的双手与眼珠也转成同一方向,形成另一个曲线。事实上,达文西之前就曾以Contrapposto描绘女子半身肖像《抱银貂的女子》(1489-1491) ,不仅与丽莎有类似的旋转概念,手上抱的貂也呈现扭转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抱银貂的女子》手部描绘相当醒目,甚至略为突兀,无论是尺寸或肌肉张力都彰显达文西长期对手部的关注。而丽莎的手部描绘更加成熟与自然,在动态人像结构中提供相对稳定平和的视觉元素,扮演画龙点睛的角色。
图右:《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也有「双眼随着观者移动」效果,创造观者与肖像之间的互动连结。图左:《抱银貂的女子》手部描绘相当醒目,甚至略为突兀,无论是尺寸或肌肉张力都彰显达文西长期对手部的关注。
▌消融边界的晕涂法
除了靠肢体结构捕捉真实感,另一要素便是物体的光影与色泽。达文西最为人称颂的画技之一Sfumato(晕涂法),经过长年酝酿,在《蒙娜丽莎》有神乎其技的施展,也是丽莎双手描绘比抱貂女子更杰出的原因。
Sfumato字面意思是「如烟雾般消失」,用丰富细腻的色彩渐次融合,在明暗之间创造出难以察觉的微妙过度,避免僵直或醒目的轮廓边界,使物体看起来更加自然、立体和生动。除此之外,善用阴影与烟雾般的视觉效果,还可创造出如震动瞬间般的假象,为观者留下自行想像、感受和猜测的余地。
其实这个概念在14世纪就可看到类似运用,但因为使用媒材、创作观念的不同,也没有深刻观察人体结构、光影变化等自然元素,而显得不够细致。
以「颜色随着距离越远越模糊」和「颜色随着距离越远越蓝」来表现透视的手法也不是达文西首创,但达文西以此原则结合晕涂法让效果大为升级。我们可以比较达文西的早期画作《圣母领报》(1472)和波堤且利《圣母领报》(1489)。
它们有同样主题和构图概念,但达文西的远景以晕涂法强化了空气透视效果,增加画面的深远感,人体也以此法软化了明暗之间的过度,创造更逼真的质感。相比之下,波堤且利的轮廓线就鲜明许多,整幅画仿佛由各种象征物组合拼贴而成。
《圣母领报》是达文西20岁的作品,等到他开始画《蒙娜丽莎》时,已经50岁左右,各种技法和知识也更成熟。
上图:达文西《圣母领报》(1472),下图:波堤且利《圣母领报》(1489)。它们有同样主题和构图概念,但达文西的远景以晕涂法强化了空气透视效果,增加画面的深远感,人体也以此法软化了明暗之间的过度,创造更逼真的质感。相比之下,波堤且利的轮廓线就鲜明许多,整幅画仿佛由各种象征物组合拼贴而成。
图右为拉斐尔的《仕女与独角兽》(约 1505-1506 年),构图明显受到《蒙娜丽莎》影响,背景也以「颜色随着距离越远越模糊、越远越蓝」原则描绘,但相比达文西搭配细腻的晕涂法运用,就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消融万物照无边界
背景与丽莎人物像都是成就这幅伟大作品的关键。背景除了前面图像描述时提到的动态空间感,还看到时间流动感。背景巨大的景深,从远处险峻迷蒙的山川湖海,到中段有建筑物的郊区地景,再到丽莎所在之处,如此宏伟又充满细节变化的视野,在画家有方向性的引导下,自然会产生一种时间流动感。
对一些研究者而言,甚至看到了古代与现代的串联,他们认为远处具有科幻效果的地景,有如荒芜的史前时代,透过河流、道路与丽莎左肩倾泻而下的螺旋状披肩连结达文西所在的现代。
浩瀚的大地并没有掩盖丽莎的重要性,她如一座金字塔一般屹立在中间,但大地也不因作为背景而让人忽视,两者的重要性不分轩轾。此外,传统文艺复兴肖像画的背景,主要是作为人物身分的线索、或说明所在空间,但研究者普遍无法确定《蒙娜丽莎》风景是真实或虚构,也没有任何植物能推断象征意义,这是很罕见的情况。
背景与丽莎的对比关系,可说是达文西大小宇宙思想的终极表现。在《蒙娜丽莎》中,河流、道路、山岩对比着人体的血管、肌理和骨架,透过道路、河流连结与丽莎肩头上的披肩连结,使风景与丽莎成为彼此的一部份。达文西也透过晕涂法消融了背景与丽莎之间的边界。
事实上,在达文西的世界里对万事万物的理解没有边界,没有任何框架的束缚,充满弹性,并且能连通一切,而且相当好学,因此造就了他通才的特质。也许充满消融性的《蒙娜丽莎》正是达文西内在的展现,也是他一生知识结晶的具现。
丽莎左右两侧的风景看似一致,却又不那么连贯。无论是水域、山脉、道路或人造建筑,没有任何一个是左右直接相连的,这在视觉上会形成一种相对动态、立体的错觉。 图/罗浮宫
▌文艺复兴肖像画传统
肖像在西方艺术有悠久历史,有硬币、雕像、绘画等各种形式,而且肖像的传统最早可溯源到上古、古典时代的埃及及古希腊罗马,最常见的便是用于展现权威或纪念功勋的皇帝肖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统治者仍是肖像的主要创作对象,但随着对现世生活更加重视,渐渐出现佣兵、商人或是不同类型的人物主题。
《蒙娜丽莎》其实可看到古代皇帝肖像的影子,在达文西之前的艺术家也已不断尝试人物肖像的画法,例如义大利波提且利、彼萨内罗,或北方的范艾克、杜勒都有各种突破,有时肖像还夹在宗教画中出现。这些肖像画的目的,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纪念或彰显人物,而且能够委托制作肖像基本上都有相当财富或权力,《蒙娜丽莎》的委托者就是丽莎经商有成的丈夫。
由于肖像作为一种人物身分的象征物,许多画面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某些业主甚至会在合约中指定颜色用料,特别是蓝色在当时代相当珍贵,我们在拉斐尔作品中常看到的蓝色服饰,除了象征纯洁崇高,同是展现委托主的财力。
从这点来看,《蒙娜丽莎》也是相当独特的案例,从她身上看不到额外饰品配件,甚至没有婚戒或任何象征物,打扮低调却不失品味,此安排让观者聚焦在人物本身的容貌与气质。
在达文西之前的艺术家也已不断尝试人物肖像的画法,由左至右:义大利波提且利《手持老科西莫勋章的男子肖像画》(约1474年)、北方的范艾克《阿诺菲尼的婚礼》(1434 年)、杜勒《自画像》(1500年)。
某些业主甚至会在合约中指定颜色用料,特别是蓝色在当时代相当珍贵,我们在拉斐尔作品中常看到的蓝色服饰,例如这幅《马达莱娜·多尼》(约1506年)局部,除了象征纯洁崇高,同是展现委托主的财力。
▌达文西的晚年
文艺复兴时代没有今日的国族概念,当时义大利半岛尚未统一,分散成大小不一的诸多政权。达文西人生中的最后十几年依旧到处移动,1513年到1516年期间,文艺复兴三杰又在罗马交会。此时米开朗基罗刚完成《创世纪》,拉菲尔也在创作多幅壁画。达文西过世前三、四年的时光,在法国接受国王的赞助和礼遇,当然《蒙娜丽莎》依旧伴随其身。
达文西逝世于1519年,享年67岁。最终,《蒙娜丽莎》辗转成为法国王室收藏,留存至今成为法国国宝。图为Giuseppe Cades绘制的《达文西之死》(The Death of Leonardo da Vinci,约1780–1799) 图/The 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