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鸥繁殖季 海保署吁民保持距离

小燕鸥亲鸟与雏鸟。(海洋保育署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飞翔中的小燕鸥。(海洋保育署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小燕鸥是台湾最小的鸥科鸟类,也是我国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每年4至7月是其繁殖季,在宜兰、花莲、桃园、彰化、嘉义地区均有分布,尤其在花莲溪出海口、嘉义新塭滞洪池、布袋湿地公园与桃园竹围渔港四处更有百巢以上。

小燕鸥在台湾终年可见,常单独或结群在海岸、河口、沼泽、鱼塭及盐田等湿地环境活动,每年4至7月是牠们的繁殖期,牠们偏好在海岸开阔的砂砾地筑巢,每巢会有1至3枚卵,由雌雄鸟轮流孵卵和育雏。

2021年度起,海保署为监测小燕鸥族群趋势,与国立台湾大学团队及各地鸟会志工合作全台小燕鸥的繁殖族群调查,结果发现除过去熟知的宜兰、彰化与嘉义有繁殖族群外,也首度在花莲溪出海口、嘉义布袋湿地公园及考潭滞洪池,还有苗栗后龙西湖溪出海口等地纪录到繁殖活动,总计观察到约有2250巢,成鸟估计有1783只。

然而,各地鸟会伙伴在监测过程中也发现多处繁殖地有野狗入侵、人为干扰情形,甚至有巢蛋疑似遭人为破坏,或车辆辗过巢位的痕迹,影响小燕鸥繁殖成功率。

海保署提醒,小燕鸥为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规定,不得任意骚扰、猎捕、宰杀或为其他利用,请民众在其繁殖地区附近净滩、垂钓或从事其他海岸活动时应多加留意,违者恐将面临对应刑责,请民众共同保护小燕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