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時/柯文哲起落的省思
叱咤台湾政坛整整十年的柯文哲,因为京华城案而被羁押,虽然他尚未被定罪,但他还有不少其他争议案件未了,人设已经大大崩坏,许多支持者也弃他而去。坊间已有很多评论柯这个人的品德、行事风格、未来出路等等的报导,我就不在此凑热闹了。台湾从解严之后的历次选举,已经出现过好几位政客「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何以如此?做为选民的我们,可否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是不是我们太容易感情用事,以至于一再误判政客呢?
选民之所以不再支持某一政客,有可能是这位政客忘了初心,背叛了对选民的承诺;也可能是时代环境变化,他不知与时俱进而被选民抛弃。但以柯文哲为例,姑不论柯的是非对错、能力高下、有罪无罪等问题,那些原本热情支持柯,现在却义正严辞批判柯的选民们,应该不会认为是柯没有与时俱进,而会认为是柯忘了初心,背叛选民吧?然而,这些选民是否想过一种可能,那就是柯并没有变,而是自己当初误判了柯?且先不去论证柯是否忘了初心,我们可否虚心地反求诸己,如果是当初误判了柯,为什么会误判了柯?
大致来说,影响选民投票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感性与理性两大类。族群、政党、性别、年龄等是感性因素,政客会希望透过这些因素,与选民建立感情上的连结与认同,来争取支持。很多政客在选举文宣中,会把他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等各级学历一一胪列,而不仅是列出最高一级的学位,无非就是希望透过校友连结,来争取更多的感性认同吧。理性因素指的是与情感认同无关的因素,如学经历、成就、能力、品德等属性。选贤与能的政治理想,在于选民能否减少感性因素影响,理性地评量候选人的能力与德行。
除了这两类影响因素外,选民在投票决策时,也很容易受到三种认知心理的影响。一是「月晕效应」,选民因为高度认同候选人的某一特质或政见,而忽略了候选人的其他特质。例如,许多人看到柯文哲说话直白坦率,就认为他是诚实正直的人,并延伸认定他有能力领导复杂的行政体系。其二是投射效应,因为我们心理上的某种强烈期望,而投射在候选人身上。例如,因为现有的政客不符合我们对圣君的想像,于是对一位素人有特别高的期待,认为他就是不世出的圣君。第三是从众心理,也就是「西瓜偎大边」的心理。很显然,这三种认知心理行为都不符合理性决策的原则。
我相信那些原本支持柯的人,有不少是在理性地思考如何可以使台湾更好。他们痛恨两党恶斗、难以接受贪污腐化,希望能找到超越蓝绿的廉洁领导人与政党。柯文哲是在这种群众期待下卷起千堆雪的。可以说,这些支持者当初的决定并非传统的感性认同。但是,他们是否客观理性地分析过,从支持柯到反对甚至讨厌柯,究竟有多少因素可以责怪柯忘了初心,又有多少因素应该责怪自己当初决策不够理性,误判了柯呢?柯文哲的起落只是台湾民主政治历程的一个案例,如果选民可以把每次选举或公民参与当作一次自我学习的机会,秉持虚心的态度,更客观理性地分析政客的言行,降低感性因素的影响与认知心理的偏误,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的决策能力,也可以改善台湾民主选举的品质。但愿柯文哲的起落,可以让更多人省思,如何能更有智慧地评价政客。
﹙作者为阳明山未来学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