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GDP灌水的包袱

笔者认为,一方面,经济资料统计的过程中,误差是难免的;另一方面,少数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夸大局部GDP总量和财政收入的行为,确实要严厉问责、特别是要追溯造假的始作俑者。同时,本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态度,在大陆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期间,尽快、甚至是鼓励现任官员挤出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水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当地百姓福祉和企业良性经营,实事求是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陆的宏观经济统计,由于国土面积巨大、东西南北地域发展背景差异,一直是金融市场讨论的焦点问题。例如,所谓地方政府GDP总和超过大陆GDP总量的「怪现象」,有统计方法和统计管道差异的原因,也不全是地方「资料造假」惹的祸。总体来说,大陆中央政府统计的资料科学性是有机制保障的。

相较而言,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GDP增速的指标意义,其指标意义大于总量资料意义。对于金融市场而言,GDP增速的指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是核心问题。另外,大陆统计资料挤水分也是为了更好地改革与发展。宏观经济新常态下,大陆经济转型升级要重视省域经济、县域经济、城乡差异性,统计资料尽快挤水分有利于新一届地方政府官员尽快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发展模式。

大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唯GDP论」,促使地方政府通过盲目的平台债务扩张,通过金融杠杆这种在统计资料层面「效果强、起效快」的方法来「提高」GDP,但并没有实质加快老百姓实际生活水准的提升速度,使得地方经济实质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经济」、「政绩经济」,而非人民有幸福感的「民生经济」,背离了GDP规模发展的「初心」。因此,大陆目前打碎这种「靓丽」GDP增速的虚假外衣,目的就是遏制地方政府盲目的债务扩张,尽快遏制持续的财政状况恶化,尽量把新增转移支付和财政收入用以产业培育和改善民生。

在大陆中央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各地方处理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大经济问题的背景下,尽快卸下「靓丽」GDP资料的包袱,停止资料「注水」行为,是对地方政府官员、百姓民生、国有企业经营、产业竞争环境都有利的措施。(全文见中时新闻网)(作者为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