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鋕事件23周年 教育部长亲访玫瑰少年厕所

教育部长潘文忠(右)18日前往高树国中,亲访校内性别友善厕所,强调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林和生摄)

屏东县长周春米(右)特别致赠教育部长潘文忠排湾族传统文化「彩虹腰带」,象征多元族群、性别融合与包容。(林和生摄)

2000年4月20日叶永鋕事件在屏东发生,促成性别教育平等法推动,强调多元性别差异的尊重,教育部更将4月20日订为性别平等教育日,教育部长潘文忠18日特地前往高树国中亲访校内性别友善厕所,强调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坦言,这条性平道路还要继续向前。

叶永鋕因个性阴柔,时常被嘲笑太女性化,更因特别的性别气质,遭受异样眼光对待及性别霸凌,他为了不被欺负,只能利用下课前提早几分钟去上厕所,也是导致他意外身亡的主要因素。

叶永鋕离世后,让人开始正视校园性平教育,歌手蔡依林更以一首《玫瑰少年》传达,不要活在社会框架里,阴柔不一定不好,不管男性、女性,对于性别认同,没有既定的框架。

高树国中则趁着2021年老旧厕所改建机会,创新将男厕标志设计为玫瑰图样,女厕则是大树,象征不论性别,都可以像玫瑰一样温柔美丽,也可以像大树一样强壮被依靠,厕所启用时,并带着学生了解叶永鋕事件,让学生们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潘文忠说,叶永鋕离世让社会有深刻省思,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特质,性平教育就是让彼起各自差异,并用尊重、包容态度,减少因误解产生的歧视或霸凌,教育部为此将今年订为「性别平等教育日」元年,期待透过课程与活动,打破过往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让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特质感到骄傲、自信。

担任东道主的屏东县长周春米,特别致赠潘文忠排湾族传统文化「彩虹腰带」,象征多元族群、性别融合与包容。

周春米说,无论性别平等、性别认同、性别歧视等教育问题,都不可被忽视,县府会继续努力,引导学校在行政规划、学习环境与资源、课程教材与教学、校园性侵害性骚扰及性霸凌防治等各面向整体推动,以建构性别友善校园环境,进而扩及至家庭及社会,不让性别成为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