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刻正竞选连任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该国媒体询问台湾问题时,直言不支持我国代表处续以Taiwanese(台湾的/台湾人)命名。瑙塞达在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大幅领先对手,可望顺利连任。台立之交,意义特殊;台湾各界对此反应敏感,不难理解。不过,进一步评论此事之前,或许可稍加认识一下立陶宛及其外交作风。

台立关系是我国在过去数年间十分重要的外交突破。从疫情期间互赠口罩与疫苗,到互设办事处,双边关系以罕见的速度展开。二○二一年十一月立陶宛同意我国在其首都维尔纽斯成立「台湾(人)的代表处」,更是欧洲首例;此举点燃北京的怒火与强烈报复,也在欧盟与国际间引发高度讨论。究竟,立陶宛是什么样的国家?其于国际舞台的角色是什么?

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的立陶宛,的确迷你。尽管国土面积不小,人口却不及三百万;曾被俄罗斯帝国统治百余年,一战之后终于独立,但旋即先后受制于纳粹与苏联,直到一九九一年甫自前苏联二次独立。上述背景容易让人将之理解为命运多舛、任人宰制的悲情小国。不过,再稍加查阅当今立陶宛的诸多做为,这样的印象可能就会被颠覆了。

事实上,外交场域上的立陶宛非但不小,其动作尤其可观。特别是自二○○四年立陶宛正式加入北约与欧盟之后,立陶宛即宣布「新外交政策」目标,以区域领导者自诩,自期为欧盟东邻政策领头羊。立陶宛历任政府做法虽有不同,但一致反俄、支持包括乌克兰与乔治亚等环黑海地区的前苏联国家民主化,力主将这些前苏联国家纳入北约与欧盟,尤其是乌克兰入会。此外,立陶宛在欧安组织、北约、担任欧盟轮值主席、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等各种场合,做为议题先锋的立场一贯鲜明。

过去二十年来,立陶宛在反俄问题、前苏联国家民主化与乌克兰问题的高调与强势,一方面让不少其他欧盟国家不胜其烦,欧盟政治圈甚至谑称,立陶宛除了关心这些议题之外,就没别的好谈了;但是另一方面,领头羊式的外交作风,也让立陶宛在欧盟的东欧会员国之中格外突出。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几天前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公开演说中提及,立陶宛一贯的坚持与高分贝,让欧盟被提醒、充分意识到俄罗斯带来的安全威胁。范德赖恩的谈话固然有客套,但也有真心。

回到台立关系问题,两点值得一提。首先,立陶宛内部对于台湾代表处的名称,意见始终不一。虽然根据该国宪法,半总统制的立陶宛外交政策由总统主导,但实际上总统能否掌握主导权,则取决于个人。政治素人出身的总统瑙塞达与立场强势的外长蓝斯柏吉斯,为台湾名称问题互杠三年。台湾代表处在该国府会争议中开张至今,实属不易。其次,即便不赞成我国代表处以台湾为名者,也不等同其亲中反台。立陶宛在去年七月发表的印太战略中,批判中国、主张台海安全的措辞,力度远高于欧洲各国,领头羊式的外交先锋作风又现。

二○二四年,立陶宛总统、国会双改选。以当前选情,台湾需要密切观察下一步。然而无论该国选举结果如何,从外交论之,立陶宛的确也仍是十分值得台湾着力的外交目标。

(作者为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