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立陶宛 欧盟、美国动起来
ACI仍需审议 法国拟先出手
中国对立陶宛的进口限制,亦影响供应链包含立陶宛零件的德国、法国及瑞典产品。欧盟委员会上个月初已提出一项新贸易防御措施,称为「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简称ACI),旨在打击非欧盟国家对任何成员国施加不当压力。该提案将需要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批准,相关审议尚需一段时间。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6日援引一名法国政府高级官员报导称,法国希望在该提案成为法律前就采取反制措施。他强调,因反胁迫法案仍在谈判中,也许可以提前做些事情支持立陶宛。这名官员还表示,在轮值欧盟主席国期间,法国将把防御措施和「自信」放在其贸易议程的首位。
上述「反胁迫工具」不只针对中国,它在成为法律后将扩充欧盟的一些经济手段,包括筛选外国投资,对从外国补贴中受益的公司进行限制,以及限制来自非开放市场国家的企业参与公共采购等。
德、立将商讨企业遇到难题
另外,立陶宛媒体7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德国经济暨气候保护部次长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下周将访问立陶宛,与立国官员讨论企业遇到的难题。本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访美时表示:「作为欧洲人,我们团结站在立陶宛这边。」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7日则与出身立陶宛的欧盟执委会执行副主席杜姆布罗夫斯基斯通话,表示坚定支持立陶宛和欧盟。美国贸易代表署发表声明说,「戴大使强调与欧盟及其成员国合作的重要性,透过包括美国-欧盟贸易技术委员会(TTC)在内的各种管道,应对胁迫外交和经济行为。」去年9月,美国和欧盟成立TTC,借以改善跨大西洋的贸易关系,进而与中国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