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对立陶宛实施贸易制裁 欧盟向WTO提出诉讼
2021年11月,中国将与立陶宛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抗议立陶宛允许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双方贸易紧张关系也升温,传出立陶宛产品通关遇阻、跨国企业被施压不得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部件等,惟中方否认。
欧盟指出,根据世贸组织规定,中方贸易制裁不仅倍含歧视性且为非法,损害立陶宛和欧盟其他国家的出口商。据称,限制措施还指向来自其他欧洲国家包含立陶宛零件的出口商品。
外媒引述欧盟委员会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表示,这些措施对单一市场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因为会影响欧盟内部贸易和欧盟供应链,并对欧盟产业产生负面影响。他并表示,欧盟「艰难地」收集证据来记录中国针对欧洲产品的限制措施,因为这些行动是非正式进行,而且许多欧洲公司因为担心北京报复而不愿意配合。
报导称,立陶宛工业联合会表示,大约130间公司无法将产品运至中国或在海关清关。欧盟官员表示,被阻货柜的经济价值大约为2650万欧元。不过报导指出,欧盟27日的举动是象征意义大过实质,因为要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此案,将需要数年时间。即使欧盟赢得初步裁决,中国也可提出上诉。而在欧盟发起该案后,中国有60天时间与欧盟磋商。若问题不能解决,布鲁塞尔可要求成立一个WTO小组。这些程序通常会超过最长9个月的规定时限。